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郛繁体字:郛字拼音:fú郛字注音:ㄈㄨˊ


郛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9五笔86版:ebbh


五笔98版:ebbh仓颉号码:bdnl郛字结构:左右结构郛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7427郑码查询:pvyygb2312码:DBAEBig5编码:D3F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0DB首尾分解:孚阝部件分解:孚阝


郛造字法:形声;从阝、孚声郛异体字:垺

笔顺编号:344352152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竖横折竖

词条已被关注:3552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郛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包2.167(楚)

說文‧邑部

郛休碑(隸)
西晉

楷書

郛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郛
中国大陆
台湾 郛
台湾
香港 郛
香港
日本 郛
日本
韩国 郛
韩国
旧字形 郛
旧字形

郛字说文字源

郛字说文字源
郛-S04599

郛字字源字典

郛字字源字典
郛-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郛字基本解释

  1.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郭(外城)。

郛字笔顺







横撇/横钩

竖钩


横撇弯钩

郛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邑,孚( fú)声。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外城,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 同本义 [outer city]

    郛,郭也。字亦作垺。——《说文》

    城卫楚丘之郛。——《左传·僖公十二年》

    城成郛。——《左传·襄公十五年》

    伐宋,入其郛。——《左传·隐公五年》

  2. 又如:郛郭(外城。比喻保障)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

  1.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郭(外城)。

〔古文〕𡎽【廣韻】【集韻】𠀤芳無切,音孚。郭也。

【左傳·隱五年】邾人、鄭人伐宋,入其郛。

【註】城外大郭也。

又叶敷救切,音覆。

【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材于八都,豈稽度于往舊。

说文解字

【甫無切】-【卷六】

【原文】郭也。从邑孚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郛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外城。《左传•隐公五年》:“伐宋,入其~。”

②<形>不切实际。毛奇龄《山阴陈母马太君八十寿序》:“唯在积之者不~,而后传之者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