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洛繁体字:洛字拼音:luò洛字注音:ㄌㄨㄛˋ


洛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9五笔86版:itkg


五笔98版:itkg仓颉号码:eher洛字结构:左右结构洛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37164郑码查询:vrjgb2312码:C2E5Big5编码:ACA5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D1B首尾分解:氵各部件分解:氵夂口


洛造字法:形声;从氵、各声洛异体字:雒洛洜

笔顺编号:441354251

笔顺读写:捺捺横撇折捺竖折横

词条已被关注:2626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1-19

洛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346合36959黃組

存下974合36960黃組

大大作父乙尊西周早期集成5986

永盂西周中期集成10322

大師虘豆西周晚期集成4692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3

虢季子白盤(金)
西周晚期

上(2).容.26(楚)

說文‧水部

老子甲159(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魏上尊號奏(隸)
曹魏

晉大康奩(隸)

楷書

洛字象形文造型-洛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luò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读音:luò

“洛”河水名。《说文》: “洛,水” 。源头在陕西,经河南入黄河。甲骨文写作“” , 字形虽异, 但左边均为 “水” , 表示河水, 右边是一只倒写的“止” (即夂,读suī,代表足、趾)和小点,点也表示足上滴落的水。或足下加“口”成“各”字(在甲骨文中表到来)。整体表示河水从上边走下来, 到某河口。 金文、 小篆直接写成 “” , 即 “水、 各” 成为“从水, 各声”的形声字。隶书( 《扬震碑》 )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洛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洛
中国大陆
台湾 洛
台湾
香港 洛
香港
日本 洛
日本
韩国 洛
韩国
旧字形 洛
旧字形

洛字甲骨文源流

洛字甲骨文源流
洛-J24214
洛字甲骨文源流
洛-J24215

洛字金文源流

洛字金文源流
洛-B15505
洛字金文源流
洛-B15506
洛字金文源流
洛-B15507
洛字金文源流
洛-B15508

洛字六书源流

洛字六书源流
洛-L38034
洛字六书源流
洛-L38035
洛字六书源流
洛-L38036
洛字六书源流
洛-L38037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2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3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4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5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6
洛字六书源流
洛-L27457

洛字说文字源

洛字说文字源
洛-S07922

洛字字源字典

洛字字源字典
洛-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洛字基本解释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洛字笔顺


luò





横撇/横钩



横折

洛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2. 同本义 [Luo River]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3.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4.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5. 洛阳的简称 [Luoyang]

洛字常用词组

  1. 洛阳 luò yáng

    [Luoyang]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2. 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𠀤音落。

【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又水名。

【書·禹貢】伊洛瀍澗。

【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

【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又雍州之浸。

【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

【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

【註】洛出懷德。

又蜀有洛水。

【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

【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又東海郡有洛水。

【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又洛陽,地名。

【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𠀤置。明屬河南府。

又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又洛洛,水溜下之貌。

【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

【註】淫與瑤同。

又與絡同。

【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

【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又【韻補】叶盧谷切,音祿。

【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 【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说文解字

【盧各切】-【卷十一】

【原文】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从水各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洛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畍中。東南入渭。
左馮翊三字、當作北地二字。前志北地郡歸德下。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舉其源委也。左馮翊褱德下曰。洛水東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處也。許之例。舉源地、不舉委地。然則當云出北地歸德無疑矣。今甘肅慶陽府安化合水二縣、漢歸德地也。今陝西同州府朝邑縣有懷德城、漢縣也。括地志云。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方輿紀要曰。洛水出慶陽府合水縣北二十里白於山。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經保安縣、安塞縣、甘泉縣、鄜州。又南經洛川縣南、中部縣東、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縣子午嶺東南流而入於洛水。卽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