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視繁体字:視字拼音:shì視字注音:ㄕˋ


視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pyhq


五笔98版:pyhq仓颉号码:ifbuu視字结构:左右结构視字五行:


四角号码:36212郑码查询:wslrgb2312码:CAD3Big5编码:B5F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99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視造字法: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視异体字:眡視眂视眎視𥄙𥄚𥄙眡

笔顺编号:4524251113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196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視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京津2221(甲)

菁10.9(甲)

史見卣(金)
西周早期

𣄰尊(金)
西周早期

員方鼎(金)
西周早期或中期

史墻盤(金)
西周中期

駒父盨蓋(金)
西周晚期

上(2).魯.2(楚)

包2.15(楚)

上(1).䊷.1(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見部

睡虎地簡18.160(隸)

老子甲134(隸)
西漢

縱橫家書11(隸)
西漢

漢印徵補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楷書

視字象形文造型-視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h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睗;

金文睗;

金文睗;

金文睗;

金文睗;

说文古文1;

说文古文2;

侯马盟书;

小篆眡;

小篆视;

小篆睗;

隶书

读音:shì

“视”是看,观察。《说文》: “视,瞻也。从见、示。眎,古文视; 眡,亦古文视。” 甲骨文与“说文古文”2字素相同, 写作“” (眎)。既是用“” (目)看“” (示, 祭祀时的神柱)神显示的会意字,也是“从目, 示声” 的形声字。 “说文古文” 1及金文写作“” (眡, 以“氏”作声符)。小篆将“目”改“见” , 写作“” 、 ”两个字。隶书(汉《史晨碑》 )写作“”。

“睗” (读shì) 《说文》: “睗,目疾视也。”就是眼睛疾速地观看。金文、小篆分别写作“” ,字形虽不尽相同,但基本构成完全一样,由表示眼睛的 “目” 和表示置换、易手的 “易”组合,以此表示眼睛从此处突然转向另一处。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視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視
中国大陆
台湾 視
台湾
香港 視
香港
日本 視
日本
韩国 視
韩国
旧字形 視
旧字形

視字甲骨文源流

視字甲骨文源流
視-J20965

視字金文源流

視字金文源流
視-B13560

視字六书源流

視字六书源流
視-L35604
視字六书源流
視-L35605
視字六书源流
視-L35606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39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0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1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2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3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4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5
視字六书源流
視-L19146

視字说文字源

視字说文字源
視-S06223

視字字源字典

視字字源字典
視-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視字基本解释

  1. “视”的繁体字。

  2. 看、見。如:“凝視”、“注視”。唐•杜甫《彭衙行》:“從此出妻拏,相視涕闌干。”

  3. 察看、觀察。如:“視察”、“巡視”。《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管子•四時》:“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

  4. 看待、對待。如:“忽視”、“仇視”、“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5. 辦理、治理。如:“就職視事”。《史記•卷五•秦本紀》:“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視喪事。”

  6. 顯示、表示。通“示”。《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視士必死,無還心。”

  7. 比較、比擬。《孟子•萬章下》:“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

  8. 效法。《書經•太甲中》:“王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孔安國傳》:“言當勉修其德,法視其祖而行之,無為是逸豫怠惰。”

  9. 眼力。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

視字笔顺


shì


横撇/横钩




横折





竖弯钩

視字组词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字部】

  1. “视”的繁体字。

  2. 看、見。如:“凝視”、“注視”。唐•杜甫《彭衙行》:“從此出妻拏,相視涕闌干。”

  3. 察看、觀察。如:“視察”、“巡視”。《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管子•四時》:“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

  4. 看待、對待。如:“忽視”、“仇視”、“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5. 辦理、治理。如:“就職視事”。《史記•卷五•秦本紀》:“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視喪事。”

  6. 顯示、表示。通“示”。《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視士必死,無還心。”

  7. 比較、比擬。《孟子•萬章下》:“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

  8. 效法。《書經•太甲中》:“王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孔安國傳》:“言當勉修其德,法視其祖而行之,無為是逸豫怠惰。”

  9. 眼力。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

〔古文〕𥄙眡𥄚𥅭𥉙眎𤋇【集韻】時利切【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𠀤音嗜。

【說文】瞻也。

【博雅】明也。

【易·履卦】視履考祥。

【書·大甲】視遠惟明。

又【字彙】看待也。

【左傳·成三年】鄭賈人如晉,荀罃善視之。

又【博雅】效也。

【書·大甲】視乃厥祖。

【疏】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

又【小爾雅】比也。

【左傳·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曰:視邾滕。

【註】欲比小國。

【禮·檀弓】公室視豐𥓓。

【疏】言視者不正,相當比擬之辭也。

又猶納也。

【禮·坊記】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

【註】不視,猶不納也。

又猶敎也。

【儀禮·鄕射禮】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

【註】視之,當敎之。

又【釋名】視,是也,察是非也。

又【禮·曲禮】兔曰明視。

【疏】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又【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鄭註】明齊,當爲明視,兔腊也。

又【山海經】狄山有視肉。

【註】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山水名。

【山海經】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

【又】葴山,視水出焉。

【註】或曰視宜爲瀙。瀙水今在南陽。

又人名。

【陶潛·羣輔錄】伏羲六佐,其一曰視默,主災惡。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示。

【詩·小雅】視民不恌。

【箋】視,古示字。

【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

【史記】作示。

【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古字通用。

又【廣韻】承矢切【集韻】【韻會】善旨切【正韻】善指切,𠀤嗜上聲。義同。

又【玉篇】看也。

【書·洪範】五事,二曰視。

【疏】視,常止反。

又【詩·小雅】小人所視。叶上矢履。

说文解字

【神至切】-【卷八】

【原文】瞻也。从見、示。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瞻也。
目部曰。瞻、臨視也。視不必皆臨。則瞻與視小別矣。渾言不別也。引伸之義、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士昏禮。視諸衿鞶。注曰。視乃正字。今文作示。俗誤行之。曲禮。童子常視母誑。注曰。視今之示字。小雅。視民不恌。箋云。視古示字也。按此三注一也。古作視。漢人作示。是爲古今字。示下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