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巟繁体字:巟字拼音:huāng巟字注音:ㄏㄨㄤ


巟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6五笔86版:ynqb


五笔98版:ynkb仓颉号码:yvhlu巟字结构:上下结构巟字五行:


四角号码:00212郑码查询:shndgb2312码:noneBig5编码:C9D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DD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巟造字法: 巟异体字:𡿬㠩𡿫

笔顺编号:41532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124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巟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巟伯簋西周早期集成3531

巟伯簋(金)
西周早期

包2.174(楚)

說文‧川部

王孝淵碑(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巟字象形文造型-巟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huāng


金文1;

金文2;

小篆巟;

小篆荒;

小篆谎;

三体石经

读音:huāng

“巟”本指水流广大。《说文》: “巟,水广也。”又因水流散漫荒涣而指荒废,与 “荒” 同义。故上边是消亡,亡失的 “亡” ,下边是表示水流的“川”,会意不沿河道流动,无目标漫延的水会流失。为强化“巟”是荒废,又在“巟”字上边加一“艸” (草)字,遂指荒芜的田地。由 “荒”组成的字多有不实义。如加 “言” (讠)成 “谎” 表示语言不实,加 “心” (忄 )成“慌”表示心里不踏实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巟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巟
中国大陆
台湾 巟
台湾
香港 巟
香港
韩国 巟
韩国
旧字形 巟
旧字形

巟字金文源流

巟字金文源流
巟-B15665

巟字说文字源

巟字说文字源
巟-S08413

巟字字源字典

巟字字源字典
巟-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巟字基本解释

  1. 古同“荒”。

巟字笔顺


huāng

巟字组词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字部】

  1. 古同“荒”。

【唐韻】呼光切,音荒。

【說文】水廣也。

又【玉篇】及也,至也。

又【說文】引《易》包巟。◎按今《泰卦》作荒,古通。

说文解字

【呼光切】-【卷十一】

【原文】水廣也。从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水廣也。
引申爲凡廣大之偁。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傳曰。荒、大也。凡此等皆叚荒爲巟也。荒、蕪也。荒行而巟廢矣。
从巛。亾聲。
呼光切。十部。
易曰。包巟用馮河。
泰九二爻辭。今易作荒。陸云。本亦作巟。

巟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