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皮” 是个部首字。指动植物的表皮层。《说文》: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金文、 石鼓文均象 “” (手)持 “
” (皮铲)剥兽皮的形状。用手持某专业工具来表示某项工作,是很高明的创意,如同今人用镰刀斧头表示工农一样。“说文古文、籀文” 及小篆字形变化较大,但均有一 “
” (手)形表示劳作。 隶书(汉简)写作 “
、
” , 失形而成为今文。
“皮” 作为部首与其他字符组成很多表示表皮的字。如加 “水”( 氵 )成 “波” , 古陶文、 古玺文、 小篆分别写作 “、
、
” 。用 “氵 、 皮” 表示波是在大水之表皮涌动; “皮” 加 “包” 成 “
”(皰), 表示脸部长得疱; 加 “干” 成“
” (皯), 表示面部黑气。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太和图》 (局部)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
表面:地~。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
不老实,淘气:顽~。
指橡胶:胶~。~球。
姓。
〈动〉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peel]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又如:皮面
酥脆的东西变韧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
兽皮 [hide]。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skin]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皮毛;皮革 [fur coat;leather]
岛夷皮服。——《书·禹贡》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cover]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sheet;film]。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surface;superficial]。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顽皮;调皮 [naughty]。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case-hardened]。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ginned]。如:皮棉
皮袄 pí ǎo
[fur-lined jacket] 中式毛皮上衣
皮板 pí bǎn
[fell] 紧接皮下的肉质;紧接皮下包被整个躯体的一层薄而坚韧的膜,由浅筋膜多少混杂些脂肪组织组成
皮板儿 pí bǎn ér
[hide of fur lining] 指皮桶子毛下面的皮
皮包 pí bāo
[portfolio;briefcase] 用皮革制成的手提包
皮包公司 pí bāo gōng sī
[fundless company engaged in speculation] 指一无资金,二无经营场地,三无仓库,四无固定从业人员,只靠一枚图章和几份合同进行商业投机活动的公司、企业。由于这些公司、企业往往只有放在皮包里的经济合同和提货单,并没有实物过手,买空卖空,故称
皮包骨,皮包骨头
皮鞭 pí biān
[whip]∶原料皮或编条革制的粗鞭
皮尺 pí chǐ
[tape measure]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皮带 pí dài
[belt]
皮袋 pí dài
[sac made by leather] 皮制的口袋。常比作人畜的躯体,也称皮囊
皮蛋 pí dàn
[pidan;preserved egg] 用加有石灰、草木灰和茶叶浸汁的盐水和稻谷壳制成的鸭蛋。亦称松花蛋
皮筏 pí fá
[skin raft] 用牛羊皮缝制成的筏子
皮肤 pí fū
[skin]∶指身体的表面覆盖层,由复层鳞状上皮及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构成,起保护、调节体温及排泄等作用
被晒黑的皮肤
皮肤病 pí fū bìng
[dermatosis;skin disease] 皮肤以及毛发、指甲等的疾病。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如日光照射、沥青、酸、碱刺激,霉菌、细菌等感染及内分泌障碍、变态反应等
皮革 pí gé
[leather;hide] 经鞣制、硝制或用别的处理方法给皮以抵抗腐败作用,而当干燥时则比较软和柔顺的动物皮
皮猴儿 pí hóu ér
[fur parka;hoodd fur coat]〈方〉∶风帽连着衣领的皮大衣或这种式样的人造毛、呢绒做衬里的大衣
皮花 pí huā
[ginned cotton] 见皮棉
皮黄 pí huáng
[short for xipi and erhuang;Beijing opera] 戏曲声腔,西皮和二黄的合称
皮婚 pí hūn
[leather marriage] 结婚三周年纪念
皮货 pí huò
[fur;pelt] 毛皮货物的总称
皮夹 pí jiā
[wallet] 各种可折叠的皮包、钱夹
皮夹子 pí jiā zi
[wallet] 大小足够装下未折叠的纸币或个人文件(如护照、支票簿)的小袋
皮匠 pí jiàng
[leather worker;tanner]∶用皮革制作物件的工人
皮筋儿 pí jīn ér
[rubber band] [口]∶橡皮筋
跳皮筋儿
皮开肉绽 pí kāi ròu zhàn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皮里阳秋 pí lǐ yáng qiū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皮脸 pí liǎn
[blameless]
皮脸儿 pí liǎn ér
[the round thong on the vamp] 旧式布鞋脸儿正中用窄皮条沿起的圆梗,有时一条,有时两条
皮毛 pí máo
[fur]∶带毛兽皮的总称
貂皮是贵重的皮毛
皮棉 pí mián
[ginned cotton;lint] 轧出种子后还没有进一步加工的棉花纤维
皮面 pí miàn
[surface] 表皮;表面
皮囊 pí náng
[human body] 皮袋,佛教比喻人体驱壳
臭皮囊
皮袍,皮袍儿
皮球 pí qiú
[rubber ball] 游戏用具,用橡胶制成的空心球,有弹性
皮肉 pí ròu
[skin and flesh;physical] 皮肤和血肉,借指肉体
难道这点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吗
皮肉之苦 pí ròu zhī kǔ
[suffering of flesh]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皮褥子 pí rù zi
[fur mattress] 用毛皮做里儿的褥子。也叫皮褥
皮软 pí ruǎn
[soft and soggy] 〈方〉∶软而有韧性
那块冻肉烤一下就皮软了
皮绳 pí shéng
[hide rope]
皮条 pí tiáo
[thong]∶用皮革或生皮做的条或带,常用作鞭梢或缰绳。亦称皮带
皮桶子 pí tǒng zǐ
[fur lining] 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皮下 pí xià
[subcutaneous]∶生活于皮肤之下
皮下寄生虫
皮下注射 pí xià zhù shè
[subcutaneous (hypodermic )injection] 医疗注射方法之一,将药物注射在皮肤下层、肌肉上方,区别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皮相 pí xiàng
[skin-deep] 只看到表面现象;不透彻,不深入
皮相之见
皮硝 pí xiāo
[mirabilite;Glauber's salt]
口
皮笑肉不笑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皮鞋 pí xié
[leather shoes] 用皮、革等做成的鞋
牛皮鞋
皮鞋油 pí xié yóu
[shoe black;boot black] 用于擦皮鞋的油,可保护皮革,保持皮革光亮、清洁
皮屑 pí xiè
[scurf]∶像糠那样的,以又薄又干的鳞片形式从表皮脱落,尤其是在皮肤不正常情况下的东西
皮癣 pí xuǎn
[psoriasis] 一种慢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盖有白色鳞屑的局限性红斑
皮靴 pí xuē
[leather boots] 用皮革做的靴子
皮牙孜 pí yá zī
[维piyaz;哈peyaz] 洋葱
皮炎 pí yán
[dermatitis] 皮肤的炎症,典型症状为发红、肿胀、渗液、结痂或脱屑
皮衣 pí yī
[fur clothing;leather clothing] 用毛皮或皮革制成的衣服
皮影戏 pí yǐng xì
[ombres chinoises;shadow play] 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
皮张 pí zhāng
[pelt;hide] 做制革原料用的兽皮
皮掌 pí zhǎng
[outsole] 钉在鞋底前后的皮
皮疹 pí zhěn
[rash] 皮肤表面成片皮现的各种小疙瘩。麻疹、猩红热等都有皮疹出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脂 pí zhī
[sebum] 由皮脂腺分泌的物质
皮纸 pí zhǐ
[bark paper] 用桑树皮、楮树皮或笋壳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供制造雨伞等用
皮质 pí zhì
[cortex]∶某些内脏器官的表层组织
皮重 pí zhòng
[tare] 空车或空容器法定的重量
皮子 pí zi
[fur] 皮革或毛皮;表皮
【午集中】【皮字部】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
表面:地~。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
不老实,淘气:顽~。
指橡胶:胶~。~球。
姓。
〔古文〕𥬖𠰎【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糜切,𠀤音疲。
【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
【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
【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
【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又【釋名】被也。被,覆體也。
【韻會】皮膚,肌表也。
【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
【註】謂强語也。
【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
【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又【博雅】皮,弁冠也。
【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又【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
【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
【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
【論語】射不主皮。
【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又皮幣。
【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
【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又【博雅】重皮,厚朴也。又【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又【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又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
【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