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矢繁体字:矢字拼音:shǐ矢字注音:ㄕˇ


矢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5五笔86版:tdu


五笔98版:tdu仓颉号码:ok矢字结构:单一结构矢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80804郑码查询:magb2312码:CAB8Big5编码:A5D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7E2首尾分解:大部件分解:矢


矢造字法:象形矢异体字:笶𠓡𠂕

笔顺编号:31134

笔顺读写:撇横横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1315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矢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3117合4787賓組

掇1.204

河336合23053出組

小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9

矢伯隻作父癸卣西周早期集成5291

師湯父鼎西周中期集成2780

十五年趞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4

黃簋西周中期集成4099

豆閉簋西周中期集成4276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

同卣西周中期集成5398

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

鄂侯鼎西周晚期集成2810

不𡢁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9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3

甲3117(甲)

矢伯隻作父癸卣(金)
西周早期

戈冬簋(金)
西周中期

十五年趞曹鼎(金)
西周中期

曾56(楚)

說文‧矢部

老子甲25(隸)
西漢

相馬經28上(隸)
西漢

武威簡.燕禮51(隸)
西漢

魏上尊號奏(隸)
曹魏

徐夫人菅洛碑(隸)
西晉

楷書

矢字象形文造型-矢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h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矣;

古玺文;

石鼓文;

小篆矢;

小篆矣;

隶书

读音:shǐ

“矢” 是个部首字。是以竹木制成的箭(有竹制称箭,木制称矢之说)。《说文》 : “矢,弓弩矢也。” 甲骨文1-4极为象形: 上为镝,中为干,下象栝,旁出象羽。甲骨文5在镝锋处加两斜点,表示箭射出后的风声。此后,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逐渐演变,脱离了象形字的窠臼。

“矣”是语气虚词,表示已然。《说文》: “矣,语已词也。从矢,以声。 ”这里的 “以”应写作“” 。 “矣”字金文、小篆写作“ ” 。上边是声符“” , 下边是箭矢的“矢” , 合起来表示箭矢射出去, 随着一声响就结束了。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矢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矢
中国大陆
台湾 矢
台湾
香港 矢
香港
日本 矢
日本
韩国 矢
韩国
旧字形 矢
旧字形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75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76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77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78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79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0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1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2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3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4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5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6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7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8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89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90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91
矢字甲骨文源流
矢-J13192

矢字金文源流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37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38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39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0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1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2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3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4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5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6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7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8
矢字金文源流
矢-B08149

矢字六书源流

矢字六书源流
矢-L34105
矢字六书源流
矢-L34106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499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1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2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3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4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5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6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7
矢字六书源流
矢-L13508

矢字说文字源

矢字说文字源
矢-S03808

矢字字源字典

矢字字源字典
矢-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矢字基本解释

  1. 箭:流~。弓~。有的(dì)放~。~镞。

  2. 誓:~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3. 正直:~言(正直的言论)。

  4. 陈列:“公~鱼于棠”。

  5. 施布:“~其文德”。

  6.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

  7. 古同“屎”,粪便。

矢字笔顺


shǐ





矢字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2.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arrow]

    矢又谓之箭。——《释名》

    矢,弓弩矢也。——《说文》

    掌六弓、四弩、八矢法。——《周礼·司弓矢》

    矢,箭也。——《广雅》

    嗑得金矢,解得黄矢。——《易·噬》

    疾如锥矢。——《战国策·齐策》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矢以柘若棘。——《大戴礼记·投壶》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入于太亩,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飞矢;矢石(箭和礧石。古代守城的武器);矢人(造箭的工匠);矢如雨下(箭像雨一样射来。极言其多);矢房(箭袋);矢书(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字);矢干(箭杆);矢锋(箭的尖端);矢镝;矢镞(箭头);矢刃(箭和刀。泛指兵器)

  4. 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counter]

    主人奉矢。——《礼记·投壶》

  5. 又如:矢跃(谓投壶时筹从壶中跳了出来。亦泛指投壶活动)

  6. 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diameter]

    值弧与弦之半曰矢。——清· 戴震《句股割圜记上》

  7. 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excrement]

    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筐盛矢。——《庄子·人间世》

    是人也,所谓以孤父之戈钃牛矢也。——《荀子·荣辱》

    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

〈动〉

  1. 通“誓”。发誓 [swear]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夫子矢之曰……《论语·雍也》

    遗风令歌,永矢不愃。——《汉·平舆令薛君碑》

  2. 又如:矢孤介(誓守清高不随世俗的品格);矢素志(立誓实现自己的夙愿);矢慎矢勤(立誓谨慎和勤勉);矢棋(棋艺高明的人);矢日(指着太阳发誓);矢心不二(立誓无二心);矢死(誓死);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矢盟(立誓);矢誓(立誓;盟誓);矢忠

  3. 通“施”。施行 [carry out]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大雅·江汉》

    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矢谋(施行计谋)

  5. 陈述 [state]

    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

  6. 又如:矢心(陈示衷心)

  7. 陈列 [display]

    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

〈形〉

  1. 直;正直,端正 [right]

    矢,直也。——《广雅》

    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

    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矢节(正直守节);矢夫(正直之臣);矢言(正直之言;直言,直说)

矢字常用词组

  1. 矢不虚发 shǐ bù xū fā

    矢:箭。形容射箭本领极高。

  2. 矢尽兵穷 shǐ jìn bīng qióng

    [fight to the dead end with arrows and soldiers gone] 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

  3. 矢口 shǐ kǒu

    [flatly]∶一口咬定

    矢口否认

  4. 矢量 shǐ liàng

    [vector] 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动量、力

  5. 矢死不二 shǐ sǐ bù èr

    见“ 矢死無貳 ”。

  6. 矢志 shǐ zhì

    [take an oath to] 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

    矢志不移

康熙字典

【午集中】【矢字部】

  1. 箭:流~。弓~。有的(dì)放~。~镞。

  2. 誓:~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3. 正直:~言(正直的言论)。

  4. 陈列:“公~鱼于棠”。

  5. 施布:“~其文德”。

  6.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

  7. 古同“屎”,粪便。

〔古文〕𠂕𠓡【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𠀤尸上聲。

【說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宋衷云】黃帝臣也。

【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

【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

【爾雅·釋詁】矢,弛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

【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

【易·繫辭】剡木爲矢。

【書·顧命】垂之竹矢。

【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恆矢,𤷒矢,用諸散射。

【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

【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一作嗃矢。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

【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𨻰也。

【虞書序】臯陶矢闕謨。

【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詩·大雅】無矢我陵。

【傳】矢,𨻰也。

【箋】猶當也。

【正義】矢實𨻰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𨻰,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

【書·盤庚】出矢言。

【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直也。

【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

【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

【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

【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

【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

【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云。 【集韻】或作𥬘。

说文解字

【式視切】-【卷五】

【原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凡矢之屬皆从矢。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弓弩矢也。
弓弩所用䠶之矢也。
从入。
矢欲其中。
象鏑?羽之形。
鏑謂丨也。金部曰。鏑、矢鏠也。?作?者、誤。?謂八也。木部曰。桰、矢桰檃弦処。岐其耑以居弦也。羽謂一也。羽部曰。翦、矢羽是也。矢羽從、而橫之何也。以識其物耳。矢之制詳於考工記矢人。式視切。十五部。
古者夷牟初作矢。
山海經曰。少暤生般。般是始爲弓矢。郭曰。世本云牟夷作矢。揮作弓。弓矢一器。作之㒳人。於義有疑。此言般之作是。按弦木爲弧。掞木爲矢。

矢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矢字文言文解释

shǐ

①<名>箭。《过秦论》:“秦无亡~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动>发誓。《诗经•柏舟》:“之死~靡它。”

③<名>通“屎”,粪便。《狱中杂记》:“每薄暮下管键,~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

【矢言】正直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