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罴繁体字:罴字拼音:pí罴字注音:ㄆㄧˊ


罴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4五笔86版:lfco


五笔98版:lfco仓颉号码:wlgif罴字结构:上中下结构罴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60333郑码查询:lkzugb2312码:EEBCBig5编码:F2BC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F74首尾分解:罢灬部件分解:罒土厶灬


罴造字法:形声;从灬、罢(pí)声罴异体字:

笔顺编号:25221121544444

笔顺读写:竖折竖竖横横竖横折捺捺捺捺捺

词条已被关注:1299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罴字象形文造型-罴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néng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金文熊;

说文古文罴;

小篆能;

小篆熊;

小篆罴;

汉帛书;

隶书

读音:néng

“能”是“熊” 的本字。《说文》: “能,熊属。” 因其强壮而假借为贤能的能,同时加 “火” 另制 “熊”字。《说文》: “熊,似豕,山居,冬蛰。 ”金文写作“” , 正是巨口利齿的猛兽形状。小篆在规范笔画后分别写作“” , 虽将动物形体打散, 但依稀可见变化轨迹。隶书将下边的 “火”化为“灬” ,完全脱离了象形字。

“罴”也是熊的一种。俗称人熊或马熊。《说文》: “罴,如熊,黄白文。 从熊, 罷省声。 ” “说文古文”写作 “” 。 上边是“能” (熊) ; 下边是“皮”字,即是声符,也说明辨别 “熊”和“罴”主要看皮色。小篆写作“” , 在“熊”头上加一网(罒), 会意罴的身体硕大, 只有用网捕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罴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罴
中国大陆
台湾 罴
台湾
韩国 罴
韩国

罴字六书源流

罴字六书源流
罴-L30178
罴字六书源流
罴-L30179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08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09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10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11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12
罴字六书源流
罴-L01513

罴字说文字源

罴字说文字源
罴-S07259

罴字字源字典

罴字字源字典
罴-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罴字基本解释

  1. 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罴字笔顺




横折







撇折





罴字详细解释

〈名〉

  1. 棕熊 [brown bear],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

    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2. 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

康熙字典

【未集中】【网字部】

  1. 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古文〕𥀦𥀍𥀧【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陂。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猛多力,能拔樹木。

【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

【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

【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

【詩·小雅】維熊維羆。

又人名。

【書·舜典】讓于朱虎熊羆。

【註】四臣名。

又【韻補】叶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叶上綺字下纚字。


考證:〔【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 謹照原書釋畜改釋獸。憨悍改憨猛。

罴字文言文解释

<名>一种熊,也叫马熊。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熊~窟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