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钧繁体字:钧字拼音:jūn钧字注音:ㄐㄩㄣ


钧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9五笔86版:qqug


五笔98版:qqug仓颉号码:oppim钧字结构:左右结构钧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87720郑码查询:prtdgb2312码:BEFBBig5编码:B67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4A7首尾分解:钅匀部件分解:钅勹冫


钧造字法:形声;从钅、匀声钧异体字:銁銞鈞

笔顺编号:311153541

笔顺读写:撇横横横折撇折捺横

词条已被关注:4245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钧字象形文造型-钧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ū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

古玺文;

秦简;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ūn

“钧”字有多种解释: 一、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古量器多为金属制成,故从金,匀声; 二、本指古浇铸技术,即均匀的匀字,从金代表溶化的金属汁,“匀”是均匀注入,会意金水入模要均匀,每匀注金水三十斤,故用钧为量词。金文像金(水)入匀中。小篆变形声,从金,匀声。

注: “说文古文”写作“” (銞)。 上边写作 “旬” , 用时间的稳定流失会意均匀,也是声符。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钧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钧
中国大陆
台湾 钧
台湾
韩国 钧
韩国

钧字金文源流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59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0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1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2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3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4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5
钧字金文源流
钧-B19266

钧字六书源流

钧字六书源流
钧-L04992
钧字六书源流
钧-L04993
钧字六书源流
钧-L04994

钧字说文字源

钧字说文字源
钧-S10542

钧字字源字典

钧字字源字典
钧-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钧字基本解释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3. 乐(yuè)调(diào):~弦。

  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钧字笔顺


jūn





竖提


横折钩


钧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equal to 30 catties)]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potter’s wheel]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tuning standard]。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power]。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tune]。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your]——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same;equal;balanced;even;uniform]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马色] 纯一 [pure]。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3. 乐(yuè)调(diào):~弦。

  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𠀤音均。

【說文】三十斤也。

【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

【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

【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

【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

【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

【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

【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

【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

【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

【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

【註】鈞耆,水名。

又姓。

【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平也。

【詩·大雅】四鍭旣鈞。

【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

【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

【註】鈞,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

【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𨥒。

钧字文言文解释

jūn

①<量>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举百~,而不足举一羽。”

②<名>制作陶器的转轮。桓宽《盐铁论•遵道》:“转若陶~。”

③<形>通“均”,同样的,对等的。《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驷。”【又】平均地;均匀地。《荀子•议兵》:“明道而~分之。”

④<形>犹“大”,用于修饰跟尊长或上级有关的事物,以表示尊敬。《长生殿》:“请问王爷传集某等,不知有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