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扶繁体字:扶字拼音:fú扶字注音:ㄈㄨˊ


扶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7五笔86版:rfwy


五笔98版:rgy仓颉号码:qqo扶字结构:左右结构扶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55080郑码查询:dbodgb2312码:B7F6Big5编码:A7DF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276首尾分解:扌夫部件分解:扌夫


扶造字法:形声;从扌、夫声扶异体字:榑𢻳

反义词:

笔顺编号:12111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横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3080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扶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爿片子夫又父辛卣商代晚期集成5167

𢻳作旅鼎西周早期集成1979

蔡□戈春秋晚期集成11136

爿片子夫又父辛卣(金)
商代晚期

蔡□戈(金)
春秋晚期

說文古文

說文‧手部

睡.法208(隸)

相馬經5下(隸)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晉辟雍碑陰(隸)
西晉

楷書

扶字象形文造型-扶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fú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说文古文;

古玺文;

小篆;

汉简;

汉帛书;

隶书

读音:fú

“扶” 的本义是用手搀扶、 扶持他人。 甲骨文1写作 “” , 正像二人搀扶之状; 甲骨文2写作 “” , 在手臂处加一符号, 意在表示手臂是搀扶和被扶之处。金文、古玺文、小篆虽写法略异,但均是一只手在扶一正面的大人形状。 “说文古文”写作“” , 手上有一器械形, 但仍表示“扶” 是手的动作。 汉简、 帛书写作 “” , 已是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扶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扶
中国大陆
台湾 扶
台湾
香港 扶
香港
日本 扶
日本
韩国 扶
韩国
旧字形 扶
旧字形

扶字金文源流

扶字金文源流
扶-B16370
扶字金文源流
扶-B16371

扶字六书源流

扶字六书源流
扶-L30890
扶字六书源流
扶-L30891
扶字六书源流
扶-L03635
扶字六书源流
扶-L03636
扶字六书源流
扶-L03637
扶字六书源流
扶-L03638

扶字说文字源

扶字说文字源
扶-S08841

扶字字源字典

扶字字源字典
扶-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扶字基本解释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

  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

  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

  4. 姓。

扶字笔顺




竖钩





扶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support with the han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support;shield and sustain]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assist;help]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escort]。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be closed to]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creep]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病、醉时的肢体] [in spit of;raise]。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along]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go about in boat]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foster;raise]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名〉

  1. 旁,旁侧 [side]。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solemn courtesy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量]∶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fourfinger width]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扶字常用词组

  1. 扶病 fú bìng

    [with illness] 带病,抱病[行动]

    至七月,乃扶病入觐。--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扶持 fú chí

    [support sb. with one's hand]∶扶着

  3. 扶将 fú jiāng

    [support with the hand]∶搀扶,扶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4. 扶栏 fú lán

    [guardrail] 扶手用的栏杆

  5. 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6. 扶贫 fú pín

    [support the poor] 扶持贫困的农村、农户发展生产

  7. 扶弱抑强 fú ruò yì qiáng

    扶助弱小,压制强暴。

  8. 扶桑 fú sāng

    [red hibiscus]∶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9. 扶手 fú shǒu

    [handgrab;handrail]∶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或支撑身体的横木或把手(如在船上的)

  10. 扶梯 fú tī

    [staircase]∶楼梯边带有扶手护栏

  11. 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12. 扶摇 fú yáo

    [cyclone] 暴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玄英疏:扶摇,旋风也。

  13. 扶摇直上 fú yáo zhí shàng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14. 扶掖 fú yè

    [give aid to;help;assist] 扶持,提携

    扶掖后学

  15. 扶正 fú zhèng

    [give a concubine the status of legitimate wife]∶旧时妻为正室,妾为侧室,妻死后以妾作妻,叫扶正

  16. 扶植 fú zhí

    [foster;prop up] 扶持培养;扶助培植

    扶植新生力量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

  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

  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

  4. 姓。

〔古文〕𢻳𢱿【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

【說文】佐也。一曰相也。

【揚子·方言】護也。

【郭璞註】扶挾將護。

【論語】顚而不扶。

【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

【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

【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

【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

【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

【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

【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

【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

【註】伏,蒲北反。

【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

【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

【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

【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扶寸而合。

【註】側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膚。〕 謹照原文兩扶字𠀤改膚。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

说文解字

【防無切】-【卷十二】

【原文】左也。从手夫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左也。
左俗本改作佐。非。左下曰。手相助也。
从手。夫聲。
防無切。五部。

扶字文言文解释

①<动>搀扶;扶持。《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

②<动>扶着;拄着。《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床。”《游黄山记》:“~杖望朱砂庵而登。”

③<动>帮助;援助。《战国策•宋卫策》:“~梁伐赵。”

④<介>沿着。《桃花源记》:“便~向路,处处志之。”

⑤<动>抱,带。《谭嗣同》:“至七月,乃~病入觐。”

⑥<量>古代长度单位,四寸为扶。《礼记•投壶》:“筹,室中五~,堂上七~。”

【扶光】扶桑之光,日光。

【扶桑】⒈神话传说中的海外大树木。⒉传说中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按方向,位置约相当于日本,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扶翼】⒈扶持。⒉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