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珡繁体字:珡字拼音:qín珡字注音:ㄑㄧㄣˊ


珡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ggwu


五笔98版:ggwu仓颉号码:mgo珡字结构:上下结构珡字五行:


四角号码:11801郑码查询:ccod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3E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珡造字法:珡异体字:

笔顺编号:1121112134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3504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3-31

珡字象形文造型-珡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qín


说文古文琴;

说文古文瑟;

小篆琴;

小篆瑟;

小篆璱;

隶书琴;

隶书瑟

读音:qín

“珡”是个部首字。《说文》 : “珡,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 周加二弦。 象形。 凡珡之属皆从珡。 , 古文珡, 从金。 ” 这里是说 “琴” 是用来禁止人心思恶、净化人的心灵的,是由远古的神农创作出来的,有通达的发音,用朱红的熟丝做成五根琴弦,到周朝时又增加了两根。凡是用珡作部首的字都有 “珡” 的字形。古文 “琴” 字用 “金” 作声符。 “说文古文” 写作 “” , 上半部确像琴上有弦的形状; 小篆写作“” , 整体像琴形。

用 “珡” 作部首的字是 “瑟” 。《说文》 : “瑟,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 必声。 , 古文瑟。 ” 这里讲的是, 比神农更早的庖牺发明了“瑟” 。 因此 “瑟” 字写作 “” , 是 “” 的上半部分。 据说 “瑟” 有五十根弦。《史记》 : “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珡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珡
中国大陆
台湾 珡
台湾
日本 珡
日本
韩国 珡
韩国
旧字形 珡
旧字形

珡字字源字典

珡字字源字典
珡-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珡字基本解释

  1. 古同“琴”:“闭门静居,~书自娱。”

珡字笔顺


qín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1. 古同“琴”:“闭门静居,~书自娱。”

【字彙補】古琴字。

【漢魯君𥓓】珡書自娛。

说文解字

【巨今切】-【卷十二】

【原文】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凡珡之屬皆从珡。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禁也。
禁者、吉凶之忌也。引申爲禁止。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此㬪韵爲訓。
神農所作。
世本文也。宋書樂志曰。琴、馬融笛賦云宓羲造。世本云神農所造也。瑟、馬融笛賦云神農造。世本云宓羲所造也。按風俗通、廣雅皆同世本。季長說、誤。山海經郭傳引世本伏羲作琴。神農作瑟。恐系轉寫舛錯。
洞越。
句。
練朱五弦。
洞當作迵。迵者、通達也。越謂琴瑟底之孔。迵孔者、琴腹中空而爲二孔通達也。越音?。或作?。練朱五絃者、虞書傳曰古者帝王升歌淸廟之樂、大琴練弦。葢練者其質。朱者其色。鄭注樂記淸廟之瑟朱弦云。練、朱弦也。練則聲濁。五者、初制琴之弦數。
周時加二弦。
文王、武王各加一弦。
象形。
象其首身尾也。上圓下方、故象其圓。巨今切。七部。
古文珡。从金。
以金形聲字也。今人所用琴字乃上从小篆、下作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