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肌繁体字:肌字拼音:jī肌字注音:ㄐㄧ


肌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6五笔86版:emn


五笔98版:ewn仓颉号码:bhn肌字结构:左右结构肌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77210郑码查询:qqdgb2312码:BCA1Big5编码:A6D9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08C首尾分解:月几部件分解:月几


肌造字法:形声;从月、几声肌异体字:

笔顺编号:351135

笔顺读写:撇折横横撇折

词条已被关注:1263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肌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肉部

楷書

肌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肌
中国大陆
台湾 肌
台湾
香港 肌
香港
日本 肌
日本
韩国 肌
韩国
旧字形 肌
旧字形

肌字六书源流

肌字六书源流
肌-L02377

肌字说文字源

肌字说文字源
肌-S02975

肌字字源字典

肌字字源字典
肌-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肌字基本解释

  1.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肤。~理。心~。随意~。

肌字笔顺




横折钩




横折弯钩/横斜钩

肌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muscle]

    肌,肉也。——《说文》

    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春秋繁露》

    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史记·扁鹊列传》

  3. 又如:肌肥骨重(形容身躯壮实魁悟);肌肌(肌肉强直的样子);肌肪(肌肤);肌革(肌肤,皮肉);肌骨(肌肉与骨骼)

  4. 引申指皮肤 [skin]

    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一肌一容。——唐· 杜牧《阿房宫赋》

    肌肤之所浸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肌衄(皮肤出血)

肌字常用词组

  1. 肌肤 jī fū

    [muscle and skin;human flesh and skin]∶肌肉皮肤

  2. 肌腹 jī fù

    [venter] 在通常细长的连接点之间的肌肉的肥大部分

    具有二个肌腹的肌肉

  3. 肌隔 jī gé

    [myoseptum] 邻近肌节间的隔

  4. 肌腱 jī jiàn

    [tendon] 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5. 肌觉 jī jué

    [muscle sense;muscular sensation] 来自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的感觉,包括对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位置的感觉

  6. 肌肉 jī ròu

    [muscle;human muscles and flesh]∶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能在神经控制下收缩,使器官运动

  7. 肌体 jī tǐ

    [organism; human body]∶身体

  8. 肌质 jī zhì

    [brawn;myoplasm] [如臂、臀或小腿上的]突出隆起的肌肉

  9. 肌注 jī zhù

    [intramascular injection] 肌肉注射的简称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

  1.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肤。~理。心~。随意~。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𠀤音飢。

【說文】肉也。

【玉篇】肌膚也。

【正韻】膚肉。

【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釋名】肌,懻也。膚幕堅懻也。

又密肌,蟲名。

【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

又【韻會】或作𩨒。

【列子·黃帝篇】𩨒骨不䃣。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體也。

说文解字

【居夷切】-【卷四】

【原文】肉也。从肉几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肉也。从肉。几聲。
居夷切。十五部。

肌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人的肌肉。《捕蛇者说》:“去死~,杀三虫。”

②<名>皮肤。《阿房宫赋》:“一~一容,尽态极妍。”【辨】肌,肉。“肌”本专指人的肉,“肉”本专指禽兽的肉,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后来“肉”也可以指人的肉,但“肌”仍不能指禽兽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