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喦繁体字:喦字拼音:yán喦字注音:ㄧㄢˊ


喦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kkkm


五笔98版:kkkm仓颉号码:rrru喦字结构:上下结构喦字五行:


四角号码:60772郑码查询:jjjlgb2312码:noneBig5编码:D87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5A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喦造字法: 喦异体字:讘嵓巖

笔顺编号:25125125125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568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喦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前7.7.2合5574賓組

粹1493合9433賓組

簠地30合9432賓組

曾藏18

京津305合9433賓組

前7.7.2(甲)

簠地30(甲)

前7.25.4(甲)

包2.166(楚)

包2.185(楚)

說文‧品部

楷書

喦字象形文造型-喦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á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小篆喦;

小篆喦;

小篆讘;

小篆岩;

隶书

读音:yán

“喦”字有两个酷似的字形,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字义。第一个: 山岩。甲骨文写作 “” ; 小篆写作 “” 。 《说文》: “喦, 山喦也。 ” 用三个(多个)山口会意山势险峻。

第二个: 言语多。 甲骨文写作“”, 下边是一 “人” 形, 上边是三个“口”字。 小篆写作 “” , 用三个(多个) 口表示言语多。 (此字后多用“讘”代替, 读作niè)。 两个字在小篆中的区别是: 一个下边写作 “”(山) , 一个下边写作 “” (非古文字 “山” , 是“卅”字的简写)。 小篆为区别开字形字义, 另造形声字 “” (巖)表示山岩。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喦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喦
中国大陆
台湾 喦
台湾
香港 喦
香港
韩国 喦
韩国
旧字形 喦
旧字形

喦字字源字典

喦字字源字典
喦-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喦字基本解释

  1. 同“岩”。

喦字笔顺


yán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1. 同“岩”。

【唐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𠀤音聶。

【說文】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次于喦北。◎按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三傳俱作聶,說文作喦,或古本喦聶通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𠀤音顳。義同。

【集韻】本作讘。或作囁。

又【玉篇】曳喦,爭言也。

又【集韻】逆吸切,音岌。地名。春秋取宋師于喦。〇按春秋哀十三年,鄭取宋師于喦,無釋文。十二年左傳釋文,喦,五咸反,𠀤不音入聲,然集韻當必有據,平聲一音當入山部嵒字註。字彙云:喦與山部嵒字音巖者不同。正韻引古文尚書,用顧畏于民喦,孔氏書作碞,音巖,與山部嵒字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