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甗繁体字:甗字拼音:yǎn甗字注音:ㄧㄢˇ


甗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6笔画总数:20五笔86版:hagn


五笔98版:hgky仓颉号码:ybmvn甗字结构:左右结构甗字五行:


四角号码:21217郑码查询:ihysgb2312码:noneBig5编码:F5D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517首尾分解:虍瓦部件分解:虍鬲瓦


甗造字法:会意甗异体字:巘

笔顺编号:21531512512543121554

笔顺读写:竖横折撇横折横竖折横竖折捺撇横竖横折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4608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甗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甗𢓊觚商代晚期集成7019

止甗爵商代晚期集成8204

伐甗戈商代晚期集成10873

見作甗西周早期集成818

師走貝力甗西周早期集成884

子邦父甗西周中期集成932

王孫壽甗春秋早期集成946

伐甗戈(金)
商代晚期

見作甗(金)
西周早期

師走貝力甗(金)
西周早期

子邦父甗(金)
西周中期

王孫壽甗(金)
春秋早期

說文‧瓦部

一號墓竹簡222(隸)
西漢

孝文廟甗鍑(隸)
西漢

平陽甗(隸)
西漢

楷書

甗字象形文造型-甗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à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鬳;

小篆甗;

隶书鬳;

隶书甗

读音:yàn

“鬳” 是 “甗” 的初文,是商周时期的一种蒸熟食用的炊器和礼器,有青铜和陶制(图为西周时的器形) 。《说文》 : “甗,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声。” 这里的 “一曰穿” 多 “日” 字,指中间有一穿孔,使下边的蒸汽升上来。 甲骨文写作 “” , 均为象形字; 或写作 “” , 与金文写作 “” 略同。 甲骨文5、 金文的 “” 是虎和虎头形, 指 “甗”可蒸食大型动物。 小篆写作 “” , 又加 “瓦” 表示陶制。 隶书据此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甗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甗
中国大陆
台湾 甗
台湾
香港 甗
香港
日本 甗
日本
韩国 甗
韩国
旧字形 甗
旧字形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0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1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2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3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4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5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6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7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8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89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90
甗字甲骨文源流
甗-J27691

甗字金文源流

甗字金文源流
甗-B18038
甗字金文源流
甗-B18039

甗字六书源流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2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3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4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5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6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7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8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9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10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11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12
甗字六书源流
甗-L16301

甗字说文字源

甗字说文字源
甗-S09488

甗字字源字典

甗字字源字典
甗-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甗字基本解释

  1.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2.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3.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甗字笔顺


yǎn

甗字详细解释

  1. (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

  2. 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ancient cooking utensils]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字部】

  1.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2.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3.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唐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𠀤音巘。

【說文】甑也。一曰穿也。

【韻會】無底甑也。

【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

【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

【註】甗,無底甑。

【正字通】博古圖,甗之爲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圜,或四足而方,考工甗註:鄭𤣥謂無底甑。王安石則曰:从鬳从瓦。鬲獻其氣,甗能受之,然後知甑無底者,所以言其上,鬲獻氣者,所以言其下也。說文止訓爲甑,蓋舉其具。體言之耳。商有父己甗二,父乙甗,祖已甗,鬲甗二,饕餮甗。周有垂花雷紋甗盤,雲饕餮甗,純素甗二。漢有偃耳甗,皆銅爲之。方言:梁謂甗爲鉹。鉹字从金,旣从金,則甗未必皆如考工爲陶器也。

又【爾雅·釋山】重甗隒。

【註】謂山形如累兩甗。

【疏】山基有重岸也。

又地名。

【春秋·僖十八年】宋師及齊師戰于甗。

【註】甗,齊地。

又【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阤甗錡,嶊崣崛崎。

【註】甗錡,隆屈窊折貌。

【文選註】甗,甑也。錡,敧也。上大下小,有似敧甑也。

又【廣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𠀤音言。又【廣韻】語戰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𠀤音彥。又【廣韻】魚變切,音獻。又【集韻】【韻會】𠀤語偃切,音險。又【集韻】牛堰切,音撚。義𠀤同。

说文解字

【魚蹇切】-【卷十二】

【原文】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讀若言。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甑也。一穿。
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又譌作嶰也。
从瓦。鬳聲。讀若言。
魚蹇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