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嚚繁体字:嚚字拼音:yín嚚字注音:ㄧㄣˊ


嚚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5笔画总数:18五笔86版:kkak


五笔98版:kkak仓颉号码:rrslr嚚字结构:上中下结构嚚字五行:


四角号码:66661郑码查询:jjjjgb2312码:noneBig5编码:EFBD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69A首尾分解:口臣部件分解:口口臣口口


嚚造字法:会意嚚异体字:𡂨𡅚𡓶

笔顺编号:251251125125251251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竖折横

词条已被关注:1617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1-19

嚚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前6.55.3合18650

前6.55.3(甲)

說文古文

說文‧㗊部

楷書

嚚字象形文造型-嚚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xiāo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说文古文;

楚简;

小篆嚣;

小篆;

小篆嚚;

隶书嚣;

隶书嚚

读音:xiāo

“嚣” 本指众口喧嚷、吵闹。《说文》: “嚣,(众)声也。” 最初表达此义的甲骨文写作 “” (读jí) , 用四 “口” 表示众口。 金文写作“” , 用突出人头部的 “页” 和四个 “口” 组成, 描绘出人摇头晃脑、 大喊大叫的生动情景。 小篆变成两个字 “” , 后者省去两个口。可惜隶书未能据此省略, 仍写作“” 。

与 “嚣” 字形近似但字义相反的有 “嚚” 字。嚚本义是哑。《说文》: “嚚, 语声也。 从 (㗊), 臣声。 , 古文嚚。 ” 笔者以为甲骨文写作 “” , 用五个 “口” 围着一个臣仆的 “臣” , 应是众口斥责臣,而臣不敢吭声的意思。 “说文古文” 写作 “” , 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一“土” 字,除为使字形端正外,也表示臣伏于地(土)。小篆省去土,写作 “” ; 隶书随小篆结构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嚚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嚚
中国大陆
台湾 嚚
台湾
香港 嚚
香港
日本 嚚
日本
韩国 嚚
韩国
旧字形 嚚
旧字形

嚚字甲骨文源流

嚚字甲骨文源流
嚚-J04588

嚚字六书源流

嚚字六书源流
嚚-L05134
嚚字六书源流
嚚-L05135
嚚字六书源流
嚚-L05136

嚚字说文字源

嚚字说文字源
嚚-S01600
嚚字说文字源
嚚-S01601

嚚字字源字典

嚚字字源字典
嚚-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嚚字基本解释

  1. 愚蠢而顽固:~顽。~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

  2. 奸诈:~讼。

  3. 有声而不能成语:~喑(喑哑)。

嚚字笔顺


yín

嚚字详细解释

〈形〉

  1. 暴虐;愚顽 [ruthless;ignorant and thickheaded]

    父顽,母嚚。——《书·尧典》

  2. 又如:嚚威(暴虐的威风);嚚人(愚顽的人);嚚凶(愚蠢凶恶)

  3. 奸诈 [fraudulent;crafty]。如:嚚讼(奸诈而好争讼);嚚浇(奸诈刻薄)

  4. 哑 [mute]。如:嚚瘖(哑巴)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1. 愚蠢而顽固:~顽。~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

  2. 奸诈:~讼。

  3. 有声而不能成语:~喑(喑哑)。

〔古文〕𠽺𡅚𡓶𠿦【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𠀤音銀。

【說文】語聲。

又【玉篇】愚也。

【書·堯典】父頑母嚚。

【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

【前漢·昌邑王傳】書作𡂨。

又人名。

【晉語】召史嚚占之。

【註】史嚚,虢太史也。

又【集韻】牛閑切,音訮。語聲。


考證:〔【晉語】召史嚚占。〕 謹照原文占下增之字。

说文解字

【語巾切】-【卷三】

【原文】語聲也。从㗊臣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語聲也。
左傳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引伸之義也。
从㗊。臣聲。
語巾切。十二部。

嚚字文言文解释

yín

<形>愚蠢而顽固。《尚书•尧典》:“父顽母~。”柳宗元《贞符》:“妖淫~昏好怪之徒。”

yìn

①<动>遮蔽。《归园田居》:“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②<动>荫庇。多指封建时代官司宦的子孙因行代的官爵功勋而享受各种特权,得到各种好处。《促织》:“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

【荫第】有世荫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