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唱繁体字:唱字拼音:chàng唱字注音:ㄔㄤˋ


唱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kjjg


五笔98版:kjjg仓颉号码:raa唱字结构:左右结构唱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66060郑码查询:jkkgb2312码:B3AABig5编码:B0DB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531首尾分解:口昌部件分解:口日日


唱造字法:形声;从口、昌声唱异体字:倡昌誯

反义词:

笔顺编号:25125112511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折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3822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22

唱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口部

楷書

唱字象形文造型-唱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chāng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说文籀文;

古玺文1;

古玺文2;

小篆昌;

小篆倡;

小篆唱;

隶书昌;

隶书倡;

隶书唱

读音:chāng

“昌” 的本义是提倡、倡导的 “倡” 和表示大声高呼的 “唱” 。《说文》: “倡,乐也。” “唱,导也。” “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诗》曰: ‘东方昌矣。’” “昌”字的金文1-2是手持木铎(铃)的形状。古时酋长发布命令或有言宣告族人时,必先摇铃聚众。向众人宣言必然声高,故大声高呼也称“唱” 。“说文籀文”下边的 “铃”形较金文更象形。古玺文1与小篆将 “铃”形写成“曰” ,上边的 “手” 变成“日” 。“日” 是“旦” 的初文,旦是日出,表示朝气,昌盛。加 “曰”字表示说出的话是美好的,因此对好的提议和意见称“倡议” 。隶书(汉《白石神君碑》等)将小篆的弧笔圆折改为直笔方折,从此脱离了古文字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唱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唱
中国大陆
台湾 唱
台湾
香港 唱
香港
日本 唱
日本
韩国 唱
韩国
旧字形 唱
旧字形

唱字说文字源

唱字说文字源
唱-S00942

唱字字源字典

唱字字源字典
唱-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唱字基本解释

  1. 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歌。~腔。~段。~功。~和(hé ㄏㄜˊ)。歌~。

  2. 高呼,大声叫:~名。~收。

  3. 歌曲:唱个~儿。

  4. 古同“倡”,倡导。

  5. 姓。

唱字笔顺


chàng


横折



横折




横折


唱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名〉

  1.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唱字常用词组

  1. 唱白脸 chàng bái liǎn

    [wear the white makeup of the villain on the stage] 扮演反面角色

  2. 唱本 chàng běn

    [libretto] 以演唱形式为主的剧本

  3. 唱段 chàng duàn

    [aria] 戏曲唱腔的一个段子

    京剧唱段

  4. 唱对台戏 chàng duì tái xì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5. 唱反调 chàng fǎn diào

    [sing a tune opposite to that of; harp on a discordant tune] 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后悔自己笨,一味的唱反调。--向春《煤城激浪》

  6. 唱高调 chàng gāo diào

    [say fine-sounding things; use high-flown words] 发表似乎高明但脱离实际的论调;说得很好听而不实际去做

  7. 唱歌 chàng gē

    [sing] 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声

  8. 唱功 chàng gōng

    [art of singing] 戏曲中演唱唱腔的技艺

  9. 唱和 chàng hè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10. 唱机 chàng jī

    [phonograph; gramophone] 留声机和电唱机的总称

  11. 唱片 chàng piān

    [gramophone record; platter] 载有录音的螺旋纹道的圆盘

  12. 唱票 chàng piào

    [call out the names while counting bollot-slips] 选举投票后,统计候选人票数时大声念选票上的名字

  13. 唱腔 chàng qiāng

    [music for voices] 戏曲中唱出来的曲调

  14. 唱喏 chàng rě

    [reverently answer yes sir! (Madam)]〈方〉∶出声回答;古人见尊长,双手作揖,口念颂辞,叫做唱喏或声喏

  15. 唱双簧 chàng shuāng huáng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kind of duet] 双簧,曲艺的一种。由一人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紧密配合。现在常把两人一唱一和比喻为唱双簧,有讽刺意

    大先生,别唱双簧了,你自已说吧!--古立高《隆冬》

  16. 唱头 chàng tóu

    [pickup] 唱机上用来将唱片上的刻纹转换成声音的器件

  17. 唱戏 chàng xì

    [act in an opera] [口]∶包括对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戏曲表演艺术

  18. 唱针 chàng zhēn

    [gramophone needle; stylus]装在留声机唱头上,与转动着的唱片上的槽纹接触而振动,从而放出声音的针状物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1. 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歌。~腔。~段。~功。~和(hé ㄏㄜˊ)。歌~。

  2. 高呼,大声叫:~名。~收。

  3. 歌曲:唱个~儿。

  4. 古同“倡”,倡导。

  5. 姓。

〔古文〕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亮切,音厰。

【說文】導也。

【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

【廣韻】亦作誯。

【集韻】亦作昌。

说文解字

【尺亮切】-【卷二】

【原文】導也。从口昌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導也。
鄭風曰。唱予和女。
从口。昌聲。
尺亮切。十部。古多以倡字爲之。

唱字文言文解释

chàng

①<动>领唱。《荀子•乐论》:“~和有应。”

②<动>倡导;带头。又写作“倡”。《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者。”《<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三十年前所主~之三民主义……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③<动>歌唱。《滕王阁序》:“渔舟~晚,响穷彭蠡之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后庭花。”

【唱酬】彼此以诗词相酬答。

【唱和】1.一唱一和,互相呼应。2.一人做了诗词,别人按照原韵相应作答。

【唱叫】1.歌唱。2.吵闹。

【唱喏】1.旧时一种礼节。给人作揖并出声致敬。2.旧时显贵出行,喝令行人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