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橹繁体字:橹字拼音:lǔ橹字注音:ㄌㄨˇ


橹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2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sqgj


五笔98版:sqgj仓颉号码:dnwa橹字结构:左右结构橹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47961郑码查询:frkgb2312码:E9D6Big5编码:C372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A79首尾分解:木鲁部件分解:木鱼日


橹造字法:形声;从木、鲁声橹异体字:樐櫓艪艣

笔顺编号:1234352512112511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撇折竖折横竖横横竖折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3866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21

橹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橹
中国大陆
台湾 橹
台湾
韩国 橹
韩国

橹字六书源流

橹字六书源流
橹-L34420
橹字六书源流
橹-L14684
橹字六书源流
橹-L14685

橹字说文字源

橹字说文字源
橹-S04324

橹字字源字典

橹字字源字典
橹-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橹字基本解释

  1.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过江。

橹字笔顺








横撇/横钩


横折






横折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1.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过江。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

【說文】大盾也。

【禮·儒行】禮義以爲干櫓。

又【玉篇】櫓,城上守禦望樓。

【釋名】櫓,露也,露上無覆屋也。

【後漢·公孫瓚傳】樓櫓千里。一作㯭。

又【韻會】戰陳高巢車亦爲櫓。

【太公·六韜篇】陷堅陣,敗强敵,武翼大櫓,提翼小櫓。

又進船具。

【釋名】船尾曰柂,在旁曰櫓。櫓,膂也,用膂力然後舟行也。

【通鑑】呂蒙取荆州,使白衣搖櫓。

又櫓𦊖子,果名。

【桂海虞衡志】大如椀,數十房欑聚成毬,食之微甘。


考證:〔【禮·儒行】禮義爲干櫓。〕 謹照原文禮義下增以字。

说文解字

【郎古切】-【卷六】

【原文】大盾也。从木魯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大盾也。
盾、瞂也。?、盾也。秦風毛傳曰。伐、中干也。伐卽瞂。干卽?。櫓其大者也。釋名曰。盾大而平者曰吳魁。隆者曰須盾。櫓或假杵爲之。流血漂杵卽流血漂櫓也。
從木。魯聲。
郎古切。五部。
或從鹵。
鹵聲也。始皇本紀亦假鹵爲之。天子出行鹵簿。鹵、大楯也。以大盾領一部之人。故名鹵簿。

橹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护身的大盾牌。《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

②<名>望楼,用以了望观察敌情的建筑。《三国志•袁绍传》:“绍为高~。”

③<名>船桨。《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