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柯繁体字:柯字拼音:kē柯字注音:ㄎㄜ


柯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9五笔86版:sskg


五笔98版:sskg仓颉号码:dmnr柯字结构:左右结构柯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41920郑码查询:fajgb2312码:BFC2Big5编码:AC5F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7EF首尾分解:木可部件分解:木丁口


柯造字法:形声;从木、可声柯异体字:牁舸

笔顺编号:123412512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竖折横竖

词条已被关注:3134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柯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春成侯盉(金)
戰國晚期

說文‧木部

春秋事語48(隸)
西漢

曹全碑陰(隸)
東漢

楷書

柯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柯
中国大陆
台湾 柯
台湾
香港 柯
香港
日本 柯
日本
韩国 柯
韩国
旧字形 柯
旧字形

柯字六书源流

柯字六书源流
柯-L32355
柯字六书源流
柯-L08354
柯字六书源流
柯-L08355

柯字说文字源

柯字说文字源
柯-S04305

柯字字源字典

柯字字源字典
柯-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柯字基本解释

  1. 斧子的柄:斧~。

  2. 草木的枝茎:交~错叶。

  3. 姓。

柯字笔顺









横折


竖钩

柯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axe-handle,helve]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rule]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branch]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pasania cuspidata]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1. 斧子的柄:斧~。

  2. 草木的枝茎:交~错叶。

  3. 姓。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𠀤音歌。

【說文】斧柄也。

【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

【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

【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

【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

【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

【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叶于希切,音衣。

【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从八作,不从艸。


考證:〔【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 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说文解字

【古俄切】-【卷六】

【原文】斧柄也。从木可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斧柄也。
見豳風毛傳。考工記曰。一欘有半謂之柯。注云。伐木之柯。柄長三尺。又廬人注曰。齊人謂柯斧柄爲椑。按柯斧者、大斧也。柯之假借爲枝柯。
從木。可聲。
古俄切。十七部。

柯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草木的枝、干。《与朱元思书》:“横~上蔽,在昼犹昏。”【又】特指树。《归去来兮辞》:“眄庭~以怡颜。”

②<名>斧柄。《诗经•豳风•伐柯》:“伐~如何?匪斧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