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嚷繁体字:嚷字拼音:rǎng,rāng嚷字注音:rǎng,rāng


嚷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7笔画总数:20五笔86版:kyke


五笔98版:kyke仓颉号码:ryrv嚷字结构:左右结构嚷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60032郑码查询:jsergb2312码:C8C2Big5编码:C45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6B7首尾分解:口襄部件分解:口亠口口井一衣


嚷造字法:形声;从口、襄声嚷异体字:

笔顺编号:25141251251112213534

笔顺读写:竖折横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折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1643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嚷字象形文造型-嚷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níng


金文𤕦;

金文壤;

金文嚷;

金文襄;

金文襄;

金文襄;

说文籀文;

古文襄;

古玺文壤;

小篆𤕦;

小篆襄;

小篆禳;

小篆嚷;

小篆壤;

石经襄;

隶书襄

读音:níng

”与 “襄” 同源, 与 “禳、嚷、壤” 密切相连。 《说文》称: “,乱也。从爻工交吅。 ”从金文写作 “”看, 基本字素是由土壤的“土” 、表示手持工具的 “攴” 、和由兄长祈祷求雨的 “况”等字素组成,当是古人为改善土地墒情而向天祈雨的情景,因此是土壤的 “壤”字的前身。其中金文2中间是人头顶接雨的容器,即 “况”字; 左边是土壤的土; 右边是手持工具动作形的 “攴” (读pū )。金文1将 “土”字置于容器中,并在左边加了一个指事符号,金文3加一个“口”字,表示求雨的人在张开大口向天神地祇大声祈祷。这正是《说文》释作 “乱也” 的依据。此字是“嚷” 的初文,也是“禳” 的本字。古玺文写作“” , 上边用了两个“口” , 表示很多人在同时呼喊。 “说文籀文”写作“” , “土”字讹变成“工” , “攴”字异化为“爻” 。 小篆写作“” 。

图为“象形字书画” 造形

嚷字字源字典

嚷字字源字典
嚷-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嚷字基本解释

1. 嚷 [rǎng]2. 嚷 [rāng]

嚷 [rǎng]
  1. 喊叫:叫~。大叫大~。

  2. 吵闹:大吵大~。

嚷 [rāng]
  1. 〔~~〕a.叫嚷;吵闹,如“别人在午休,别大声~~。”b.声张,传扬,如“这事儿别~~出去让人知道”。

嚷字笔顺


rǎng rāng


横折





横折



横折








竖提


嚷字详细解释

1. 嚷 [rāng]2. 嚷 [rǎng]

嚷 [rāng]
  1. 另见 rǎng

嚷 [rǎng]

〈名〉

  1. 吵闹 [uproar]。如:嚷嚷刮刮(吵吵嚷嚷);嚷聒(嚷刮,嚷闹,嚷嚷。吵闹);嚷乱(吵闹;捣乱)

  2. 叫喊 [shout]。如:嚷喝(大声吆喝);孩子们在嚷些什么;大叫大嚷

  3. 〈方〉∶呼唤 [call]。如:妈妈嚷我回来

  4. 责备;训斥 [rebuke]。如:这事让妈妈知道了,又该嚷我了;嚷骂(大声责骂)

〈名〉

  1. 叫喊声 [shout]

    只觉得耳朵边满是嘈杂的嚷。——鲁迅《故事新编》

  2. 另见 rāng

嚷字常用词组

1. 嚷 [rāng]2. 嚷 [rǎng]

嚷 [rāng]
  1. 嚷嚷 rāng rɑng

    [shout]∶大声喊着说话

    谁在那儿嚷嚷

嚷 [rǎng]
  1. 嚷叫 rǎng jiào

    [shout] 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