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湖繁体字:湖字拼音:hú湖字注音:ㄏㄨˊ


湖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ideg


五笔98版:ideg仓颉号码:ejrb湖字结构:左中右结构湖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37120郑码查询:vejqgb2312码:BAFEBig5编码:B4F2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E56首尾分解:氵胡部件分解:氵十口月


湖造字法:形声;从氵、胡声湖异体字:

笔顺编号:441122513511

笔顺读写:捺捺横横竖竖折横撇折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4095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3-31

湖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散氏盤(金)
西周晚期

說文‧水部

楊紹買地瓦莂(隸)
西晉

楷書

湖字象形文造型-湖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gū


金文1;

金文2;

古陶文;

古玺文沽;

古玺文湖;

侯马盟书;

小篆沽;

小篆湖;

隶书沽;

隶书湖

读音:gū

“沽”本指古河名。假借为买、卖,特指买卖酒水。金文、古陶文、《侯马盟书》和小篆分别写作 “” 。 虽写法不尽相同, 但均为“氵、古”结构,既是 “从氵 (水) ,古声” 的形声字,也可会意(酒是)酿造时间很久(古)的水。此义与经历很长时间积水成 “湖” 相关联,所以“沽”也成为“湖”字的前身字。“湖”是大泽。水域。《说文》: “湖,大陂(池)也。”隶变后,湖、沽字义最终分离。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湖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湖
中国大陆
台湾 湖
台湾
香港 湖
香港
日本 湖
日本
韩国 湖
韩国
旧字形 湖
旧字形

湖字金文源流

湖字金文源流
湖-B15593

湖字六书源流

湖字六书源流
湖-L30775
湖字六书源流
湖-L03344

湖字说文字源

湖字说文字源
湖-S08168

湖字字源字典

湖字字源字典
湖-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湖字基本解释

  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泊。~泽。~滩。~荡。~光山色。

  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广。

  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笔。~绉。

湖字笔顺









横折



横折钩


湖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lake]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Hu prefecture]。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Hu county]。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the Hu River]。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湖字常用词组

  1. 湖北 hú běi

    [Hubei province] 中国中部的省,简称鄂。面积185897平方公里,人口5439万(1990),省会武汉。该省三面环山,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70%,中部、南部为平原。是中国重要的产棉省及淡水养殖省,是轻重工业综合发展的省,武钢及十堰的汽车制造厂为中国著名大企业。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汉水、京广、焦枝、枝柳、襄渝等河流、铁路通过该省

  2. 湖笔 hú bǐ

    [writing brush produced in Huzhou,now Wuxing;Zhejiang Province] 产于浙江湖州的毛笔

  3. 湖滨 hú bīn

    [lakefront]∶通常指已经开发并有建筑物的临湖土地

  4. 湖吃海喝 hú chī hǎi hē

    [eat and drink extravagantly] 放肆地大吃大喝

    非湖吃海渴办不成事么

  5. 湖荡 hú dàng

    [lake] 岸边或水中长草的浅水湖泊

    拘刷本处船只,就石碣村湖荡调拨。--《水浒传》

  6. 湖光山色 hú guāng shān sè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7. 湖广 hú guǎng

    [Hubei and Hunan provinces] 指湖北与湖南。原为明朝省名(元代的湖广还包括了两广,明代则不包括,但仍用旧名)

  8. 湖南 hú nán

    [Hunan province]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9. 湖泊 hú pō

    [lakes] 湖的总称。大片内陆死水、河流的扩张部分,拦成的水库或间歇性的或以前曾被水覆盖的湖床

  10. 湖滩 hú tān

    [lake shoal] 湖边浅滩,水深淹没,水浅露出

  11. 湖田 hú tián

    [shoaly land;farm in lake area] 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12. 湖泽 hú zé

    [lakes and marshes] 湖泊与沼泽的统称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泊。~泽。~滩。~荡。~光山色。

  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广。

  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笔。~绉。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胡。

【說文】大陂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

【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又水名。

【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又州名。

【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说文解字

【戶吳切】-【卷十一】

【原文】大陂也。从水胡聲。揚州浸,有五湖。浸,川澤所仰以灌漑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大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