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跡繁体字:跡字拼音:jì跡字注音:ㄐㄧˋ


跡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3五笔86版:khyo


五笔98版:khyo仓颉号码:rmylc跡字结构:左右结构跡字五行:


四角号码:60130郑码查询:jinogb2312码:BCA3Big5编码:B8F1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DE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跡造字法: 跡异体字:

笔顺编号:2512121413234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378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21

跡字象形文造型-跡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ì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籀文;

秦简;

小篆迹;

小篆蹟;

三体石经;

汉简;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ì

“迹”指人和动物的脚印,行踪痕迹。《说文》: “迹,步处也。从辵,亦声。蹟, 或从足责。 , 籀文迹从朿。 ”这里说的“籀文”是小篆以前以金文为主的古文字。主要字形为“” ,左上是表示行走和路口的 “彳” (读chì) ,下边是表示脚的 “止,趾” ,合起来组成行走符号“辵” (读chuò),即俗称的 “走之” 。右上是表示荆棘的“朿” ,用“朿”在行走的路面上划出痕迹来会意 “迹” 十分巧妙。小篆将此义分成两个字: 一个是从足,責声的 “蹟” ; 一个是从辵,亦声的 “迹” ,都保留了因脚的行走而出现痕迹的关键字素——“足” 与 “辵” 。今以 “迹” 为正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跡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跡
中国大陆
台湾 跡
台湾
香港 跡
香港
日本 跡
日本
韩国 跡
韩国
旧字形 跡
旧字形

跡字六书源流

跡字六书源流
跡-L38294
跡字六书源流
跡-L38295
跡字六书源流
跡-L28223
跡字六书源流
跡-L28224
跡字六书源流
跡-L28225
跡字六书源流
跡-L28226

跡字字源字典

跡字字源字典
跡-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跡字基本解释

  1. 同“迹”。

跡字笔顺




横折









竖钩


跡字组词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

  1. 同“迹”。

【廣韻】【集韻】【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與迹同。

【釋名】跡,積也。積累而前也。

【類篇】跡,步處也。

又【韻補】叶卽略切【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烟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竚立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