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躁繁体字:躁字拼音:zào躁字注音:ㄗㄠˋ


躁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3笔画总数:20五笔86版:khks


五笔98版:khks仓颉号码:rmrrd躁字结构:左右结构躁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66194郑码查询:jijfgb2312码:D4EABig5编码:C4BC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E81首尾分解:足喿部件分解:足口口口木


躁造字法:形声躁异体字:趮懆

笔顺编号:25121212512512511234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1895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躁字象形文造型-躁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ào


金文;

楚简;

小篆喿;

小篆譟;

小篆澡;

小篆璪;

小篆燥;

小篆缲;

小篆趮

读音:zào

“喿”是“噪” 的本字。最初指群鸟在树上鸣叫。《说文》: “喿,鸟群鸣也。从品在木上。” 意思是上边的 “品”表示众多的鸟口,下边的 “木”是树木。

由 “喿” 作声符和义符的字很多。如 “喿” 加 “水” ( 氵 )成洗澡的“” (澡), 加“火”成干燥的 “” (燥) , 加 “走” (足)成表示不冷静的 “” (趮、躁), 加 “言”成喧闹义的 “” (譟), 加 “玉” 成“” (璪)表示带水藻纹的美玉, 加 “糸”成“” (繰)表示深色的丝织品,均为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躁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躁
中国大陆
台湾 躁
台湾
香港 躁
香港
日本 躁
日本
韩国 躁
韩国
旧字形 躁
旧字形

躁字字源字典

躁字字源字典
躁-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躁字基本解释

  1. 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

躁字笔顺


zào

躁字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rash;impetuous;restless]

    躁,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躁。——《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3.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4. 急疾;迅速 [very fast;rapid]

    脉三动而躁。——《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素问》

  5.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脉博的跳动疾速有力)

  6. 浮躁;不专一 [flighty and rash;irascible;irritable]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离位之谓躁。——《韩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 又如:躁易(浮躁,轻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气(浮躁的气质)

躁字常用词组

  1. 躁动 zào dòng

    [restless]∶因急躁而行动

  2. 躁汗 zào hàn

    [sweaty] 心烦急躁,导致汗出

    你瞧瞧我这身躁汗

  3. 躁狂 zào kuáng

    [maniac] 浮躁轻狂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

  1. 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竈。

【說文】作趮,疾也。今俗別作躁。非是。

【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

【易·繫辭】躁人之辭多。

【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

【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

【註】躁,謂擾也。

躁字文言文解释

zào

①<形>急躁;不安静。《论语•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谓之~。”

②<形>躁动。《兰亭集序》:“虽趣舍万物,静~不同。”

③<形>不专心。《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④<形>狡猾。《荀子•富国》:“~者皆化而悫。”

【躁竞】急于争夺权势;好胜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