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动〉
(形声。从手,最声。本义:用手指抓取粒状物)
用三指取物;抓取 [take up with three fingers]
撮,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说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汉书·律历志上》
鸱鸺夜撮蚤。——《庄子·秋水》
又如:撮一点儿盐;撮药(抓药);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台子(拾掇桌子)
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 [scoop up]。如:撮走一簸箕土
拉拢 [draw sb.over to one's side]。如:撮补(从中帮助)
玩弄 [play]。如:撮戏(玩把戏);撮哄(起哄);撮空(戏弄虚假)
簇拥 [cluster round]。如:撮拥(簇拥)
摘要,摘取 [extract]。如:撮文(摘取文句;咬文嚼字);撮录(采录;摘录);撮略(摘取,摘引);撮述(摘要叙述);撮取(摘取)
聚合;聚拢 [gather]
撮冀州之众。——《后汉书·袁绍传》
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那西撮。——《水浒传》
提,拎 [carry]
〈量〉
容量单位,等于一升的千分之一——用于可用手或工具撮取的粉粒状物 [milliliter]
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孙子算经·上》
食指与姆指间能撮起的量 [pinch]。如:一撮儿;一撮食盐;撮土焚香(撮土为香。撮土代替香炉,焚香敬神佛);撮土(一撮泥土)
〈量〉
用于成丛的毛发或野草等 [tuft]。如:一撮儿毛;剃去一卷,留下一撮
另见 cuō
1. 撮 [cuō]
撮合 cuō hé
[make a match;act as go-between] 从中介绍说合
撮合亲事
撮合山 cuō hé shān
[matchmaker] 旧指媒人
撮箕 cuō jī
[dustpan]〈方〉∶撮垃圾等用的簸箕
撮录 cuō lù
[select and copy down] 选择抄录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鲁迅《狂人日记》
撮弄 cuō nòng
[make fun of]∶戏弄;耍弄
你这猴头,又是撮弄我也!--《西游记》
撮盐入火 cuō yán rù huǒ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撮盐入水 cuō yán rù shuǐ
①形容立刻消灭干净。②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撮要 cuō yào
撮要 cuō yào
【卯集中】【手字部】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
取,摘取:~要。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词:一~米。
撮东西用的器具:~子。~箕。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剪下一~头发。
【唐韻】【正韻】倉括切【集韻】【韻會】麤括切,𠀤竄入聲。
【說文】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
【玉篇】三指取也。
【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
【增韻】蹙聚而捎取之也。
【禮·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註】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六十四黍爲圭。又【司馬遷傳】撮名法之要。
【註】撮,摠取也。
又【詩·小雅】臺笠緇撮。
【傳】緇布冠也。
【疏】小撮持其髻而已,制小,故言撮。音七活反。
又【唐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𠀤鑽入聲。挽也。
又【集韻】祖外切,音最。
【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會撮指天。
【註】頂椎也。會音活,向秀讀。
又祖官切,音鑽。乗載器也。
【尸子】行險以撮。
又租悅切,音蕝。義同。
又初買切,釵上聲。亦指取物也。一曰搦也。 本从曰从取。
【倉括切】-【卷十二】
【原文】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从手最聲。
漢律厤志曰。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孟康曰。六十四黍爲圭。按廣韵圭下云。孟子曰六十四黍爲一圭。十圭爲一合。孟子卽孟康。經典釋文序錄有孟子注老子二卷。或曰孟康也。康字公休。孫子筭經。六粟爲一圭。十圭爲一撮。十撮爲一抄。十抄爲一勺。十勺爲一合。說與孟異。本艸序例曰。凡散藥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爲一勺。十勺爲一合。此葢醫家用四圭爲撮之說。可相發明。
倉?切。十五部。
大徐作一曰兩指撮也。按許此別爲一義。而應仲遠注漢云。圭、自然之形。陰陽之始。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不說是二義。三指所撖爲四圭。則四圭甚少。殆卽孫子所謂六粟爲圭乎。二十四粟、三指可撮也。小徐本作二指。二疑三之誤。大徐本又改爲兩耳。圭者、瑞玉。上圜下方。故應云自然之形。陰陽之始易之數、陰變於六。故六粟曰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