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淤繁体字:淤字拼音:yū淤字注音:ㄩ


淤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iywu


五笔98版:iywu仓颉号码:eysy淤字结构:左中右结构淤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38133郑码查询:vsotgb2312码:D3D9Big5编码:B24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DE4首尾分解:氵於部件分解:氵方人丶丶


淤造字法:形声;从氵、於声淤异体字:瘀

笔顺编号:44141533444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横折撇撇捺捺捺

词条已被关注:3365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3

淤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楷書

淤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淤
中国大陆
台湾 淤
台湾
香港 淤
香港
日本 淤
日本
韩国 淤
韩国
旧字形 淤
旧字形

淤字六书源流

淤字六书源流
淤-L20353

淤字说文字源

淤字说文字源
淤-S08303

淤字字源字典

淤字字源字典
淤-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淤字基本解释

  1. 水道被泥沙阻塞:~塞。~积。~滞。~埋。

  2. 河沟中沉积的泥沙:~泥。~溉。

  3. 同“瘀”。

淤字笔顺








横折钩





淤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於( yú)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

  2. 同本义 [silt]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3.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4.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sludge]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宋· 苏轼《河复》

〈动〉

  1.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become silted up]

    阳武县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2. 又如: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 滞塞,不流通 [silt up]

    淤,淀滓浊泥也。——《说文》。字亦作“阏”。

    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汉书·沟洫志》。注:“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

  4.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积不流); 淤阏(堵塞。水流不通)

淤字常用词组

  1. 淤灌 yū guàn

    [warping] 放淤蓄积挟带泥沙的水以淤高低洼地区

  2. 淤积 yū jī

    [accumulation of mud;sedimentation] 淤泥沉积;淤塞堆积

  3. 淤泥 yū ní

    [mud;silt]∶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淤塞 yū sè

    [silt up] 沉积的泥沙使水流不畅

  5. 淤血 yū xuè

    [extravasated blood] 凝滞的血液

  6. 淤滞 yū zhì

    [silt up;be retarded by silt]∶泥沙淤塞河道,水流不畅

    淤滞的河流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1. 水道被泥沙阻塞:~塞。~积。~滞。~埋。

  2. 河沟中沉积的泥沙:~泥。~溉。

  3. 同“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依據切,音飫。

【說文】澱滓濁泥也。

【玉篇】水中泥草。

【杜篤·論都賦】畎瀆潤淤。

又【揚子·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輔謂之淤。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𠀤音於。義同。

又【集韻】或从土作𡌧。通作閼。

【通鑑】秦鑿涇水爲渠,注塡閼之水。

【集覽曰】閼,依據反。或作𡌧。通作淤。

又與飫通。

【馬融·廣成頌】擺牡班禽,淤賜犒功。

【註】淤與飫同。

说文解字

【依據切】-【卷十一】

【原文】澱滓,濁泥。从水於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澱滓濁泥也。
方言。水中可居爲洲。三輔謂之淤。其引伸之義也。
从水。於聲。
依據切。五部。

淤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水底沉积的污泥。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潏水带寒~。”

②<名>冲积而成的水中陆地。司马相如《上林赋》:“行乎洲~之浦。”

③<动>淤积。《新唐书•孟简传》:“州有孟渎,久~阏。”

【淤阏】水流不通。

【淤溉】用含有淤泥的水灌田以增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