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石繁体字:石字拼音:shí,dàn石字注音:ㄕˊ


石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5五笔86版:dgtg


五笔98版:dgtg仓颉号码:mr石字结构:左上包围结构石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10602郑码查询:gagb2312码:CAAFBig5编码:A5DB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7F3首尾分解:一口部件分解:石


石造字法:象形石异体字:鉐

笔顺编号:13251

笔顺读写:横撇竖折横

词条已被关注:3012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石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乙3212合13505賓組

掇1.385合28180無名組

明藏439

鐵141.1合14466賓組

前4.53.4合9552賓組

前8.6.1合21050𠂤組

後2.14.8合21494𠂤組

京都3113合20779𠂤組

乙1277合376賓組

乙4505合22093午組

乙4678合22050午組

乙4693合6952賓組

乙4925合22048午組

乙5405合22099子組

乙6690合22094午組

鐵104.3合7695賓組

鐵137.1合8442

林1.25.12合7697賓組

京津2463合16056

明2368合7698賓組

庫1516合39720

乙1277合376賓組

己侯貉子簋蓋西周中期集成3977

鄭子石鼎春秋中期集成2421

鐘伯侵鼎春秋集成2668

十三年壺戰國晚期集成9693

乙3212(甲)

乙1277(甲)

己侯貉子簋蓋(金)
西周中期

包2.80(楚)

包2.199(楚)

說文‧石部

睡虎地簡23.3(隸)

居延簡甲711(隸)
西漢

熹.公羊.僖十六年(隸)
東漢

建初元年鐖(隸)
東漢

楷書

石字象形文造型-石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h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说文古文碣;

小篆石;

小篆碣;

汉帛书

隶书

读音:shí

“石” 是个部首字。指岩石。《说文》: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这里讲的 “厂” (读hǎn)指山崖下的凹处; “口” 象山崖下的石块。 甲骨文写作“” , 上边的 “” 即山崖形, 下边的 “口” 即石块形。金文、 小篆及汉帛书字形近似, 顺序写作 “” 。 隶书(汉《王舍人碑》 )以直笔方折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 写作“” , 成为今文。用 “石”作部首的字多与石头有关。

“碣”指高耸独立的石头。《说文》: “碣,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从石, 曷声。 ” “说文古文”写作 “” 。 左边是表示有阶山石的 “阜” ; 右边字符尚无定论,但下边的 “日”字可使人联想到由于山石高耸,每天最早见到日出。小篆写作“” , 将声符定在“曷”字上, 成为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石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石
中国大陆
台湾 石
台湾
香港 石
香港
日本 石
日本
韩国 石
韩国
旧字形 石
旧字形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3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4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5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6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7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8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59
石字甲骨文源流
石-J21460

石字金文源流

石字金文源流
石-B14403
石字金文源流
石-B14404
石字金文源流
石-B14405
石字金文源流
石-B14406

石字六书源流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28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29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30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31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32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33
石字六书源流
石-L38334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45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46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47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48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49
石字六书源流
石-L28350

石字说文字源

石字说文字源
石-S06811

石字字源字典

石字字源字典
石-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石字基本解释

1. 石 [shí]2. 石 [dàn]

石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石字笔顺


dàn shí




横折

石字详细解释

1. 石 [dàn]2. 石 [shí]

石 [dàn]

〈量〉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dan ,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石 [shí]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stone]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stone inscription]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mineral element in medicine]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Chime stone]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stone needle]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calculus]。如:胆石;排石

〈形〉

  1. 硬;坚固 [solid]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great]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石字常用词组

1. 石 [dàn]

石 [dàn]
  1. 石版 shí bǎn

    [stone plate] 用多孔的石料制成的印刷底版

    石版印刷

  2. 石碑 shí bēi

    [stone tablet]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

  3. 石笔 shí bǐ

    [slate pencil] 用软石或皂石制成、在石板上写字的笔

  4. 石壁 shí bì

    [cliff;precipice] 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5. 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6. 石城汤池 shí chéng tāng chí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7. 石担 shí dān

    [stone barbell] 一种在木杠或竹杠两端装有石轮的练习举重用的器械

  8. 石雕 shí diāo

    [stone carving]∶在石头上雕刻形象、花纹等的艺术

    纪念碑上的石雕人像

  9. 石碓 shí duì

    [pestle] 舂米用的碓

  10. 石墩 shí dūn

    [seat stone] 一种建筑材料,用作大桥基础或立柱底座的石料

  11. 石方 shí fāng

    [cubic metre of stone] 一立方米的石头叫一个石方。用于计算采石、运石等工作量

  12. 石坊 shí fāng

    [stone pai-lou] 用石头建成的牌坊

  13. 石舫 shí fǎng

    [the Marble Boat]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

    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

  14. 石膏 shí gāo

    [gypsum] 一种分布很广的CaSO 4 .2H 2 O矿物,由含水的硫酸钙组成,纯洁无色,产状为块体或单斜晶体,容易分裂为叶片状,用于塑造、建筑、医药

  15. 石弓 shí gōng

    [stonebow] 用来发射石头的弩或石弩

  16. 石工 shí gōng

    [masonry]∶采石或加工石料

  17. 石鼓 shí gǔ

    [Shigu] 中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镇。举世闻名的长江虎跳峡在此,虎跳峡山顶和江面高差3000多米,宽不足60米

  18. 石鼓文 shí gǔ wén

    [inscriptions on drum-shaped stone bloc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

  19. 石棺 shí guān

    [sarcophagus] 石制棺槨,常饰以雕刻

  20. 石磙 shí gǔn

    [stone roller] 见碌碡( liù zhóu )

  21. 石灰石 shí huī shí

    [chalk;limestone] 一种构成石灰岩的岩石,广泛用作工业原料和建材

  22. 石灰水 shí huī shuǐ

    [limewater] 氢氧化钙的碱性水溶液,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液体表面生成碳酸钙的薄膜,在医药上用作解酸剂和外用洗剂的成分

  23. 石灰岩 shí huī yán

    [limestone] 沉积岩的一种,由河流带来的钙质和贝壳、珊瑚等在海底沉积而成。用于建筑、工业

  24. 石火 shí huǒ

    [stone fire] 石头撞击时发出的一闪即逝的火花,多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易逝

    石火光中寄此生

  25. 石家庄 shí jiā zhuāng

    [Shijiazhuang] 中国河北省省会。位于河北中南部,面积284平方公里,人口106万,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棉纺工业基地之一,化学、制药业发达

  26. 石匠 shí jiàng

    [stonemason] 石工

  27. 石刻 shí kè

    [carved stone]∶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8. 石窟 shí kū

    [grotto]∶古时一种就着山崖开凿成的寺庙建筑,内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

    敦煌石窟

  29. 石块 shí kuài

    [rock;stone] 块状的石头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30. 石蜡 shí là

    [paraffin] 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白色或淡黄色蜡状物质

  31. 石料 shí liào

    [stone stock] 做建筑、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与岩石相似的物质

  32. 石林 shí lín

    [limestone tower] 含二氧化碳的水流溶蚀或侵蚀石灰岩而形成的林立于地表的塔状石炭岩

    去南有石林风景区

  33. 石流 shí liú

    [rock stream] 由于自身重量并常借助冰冻作用[有时为间隙冰冻作用]沿着斜坡向下缓慢移动或曾移动过的岩石碎块堆

  34. 石笼 shí lóng

    [pannier; panier] 中间插一棍的圆锥形篮子,篮中可盛石子,在架桥或架浮桥时当沉箱用

  35. 石锚 shí máo

    [killick] 一种用石块做成的应急锚,通常缠缚着木棒

  36. 石棉 shí mián

    [asbestus] 纤维状矿物,柔软,耐高温和酸碱,是热和电的绝缘体

    石棉制品

  37. 石棉瓦 shí mián wǎ

    [asbestos shingle]用石棉、水泥在压力下形成的屋面瓦;用来铺屋面和墙板,具有经久耐用、防风化、防火的优点

  38. 石墨 shí mò

    [graphite] 一种质软、色黑、有光泽的碳素矿物,产状有六方晶体,也有叶片状或粒状块体,具导电性;用于制造铅笔、坩埚、电解的阳电极、润滑剂、原子能发电厂的慢化剂

  39. 石女 shí nǚ

    [female with imperforate hymen] 又名实女,处女膜闭锁,无阴道或阴道发育不全而不能性交的女子

  40. 石破天惊 shí pò tiān jīng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 石青 shí qīng

    [azurite] 一种青色颜料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42. 石笋 shí sǔn

    [stalagmite] 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系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杜甫《石笋行》

  43. 石头 shí tou

    [stone]∶ 大小、形状不定的矿物质凝结物;岩石

    滚下山的石头

  44. 石投大海 shí tóu dà hǎi

    [like stone dropped into the sea--disappear for good]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45. 石罅 shí xià

    [crack in a rock] 石缝,指狭谷中小道

  46. 石盐 shí yán

    [rock salt] 岩盐

  47. 石印 shí yìn

    [lithography] 用石版印刷

  48. 石英 shí yīng

    [quartz] 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

  49. 石英钟 shí yīng zhōng

    [quartz clock] 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性质制成的一种钟。在石英钟中给石英晶体通上振荡电流,其频率接近于晶体的固有振荡频率

  50. 石油 shí yóu

    [petroleum] 一种油质的可燃沥青质液体,一般是暗褐色到绿色,有时发出荧光。石油实质是不同烃类的混合物,能从中提取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51. 石子儿 shí zǐ er

    [cobblestone] 石头子儿

    一堆五彩的碎石子儿

  52. 石作 shí zuō

    [masonry workshop]∶旧指石工作坊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

1. 石 [shí]2. 石 [dàn]

石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古文〕𥐘【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𠀤音碩。

【增韻】山骨也。

【釋名】山體曰石。

【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

【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又樂器,八音之一。

【書·益稷】擊石拊石。

【註】石,磬也。

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

【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

【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又堅也。

【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

【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又星亦稱石。

【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又量名。十斗曰石。

【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又官祿秩數稱石。

【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

【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又水亦稱石。

【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又酒亦稱石。

【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百二十斤爲石。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禮·月令】仲春鈞衡石。

【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又州名。

【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

【左傳】衞大夫石碏。又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叶常義切,音嗜。

【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叶石若切,音杓。

【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又【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又叶七各切,音錯。

【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说文解字

【常隻切】-【卷九】

【原文】山石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凡石之屬皆从石。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山石也。
或借爲碩大字。或借爲䄷字。䄷、百二十斤也。
在厂之下。囗象形。
常隻切。古音在五部。

石字文言文解释

shí

①<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可镂。”

②<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③<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之所及也。”

④<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

⑤<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石肠】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