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齕繁体字:齕字拼音:hé齕字注音:ㄏㄜˊ


齕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18五笔86版:hwwn


五笔98版:hbtn仓颉号码:yuon齕字结构:左右结构齕字五行:


四角号码:28717郑码查询:iomygb2312码:noneBig5编码:F1E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F5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齕造字法:齕异体字:龁𪗟

笔顺编号:21213434134345231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3899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齕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齒部

縱橫家書43(隸)
西漢

蒼頡篇25(隸)
西漢

古地圖(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齕字象形文造型-齕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ch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

说文古文;

古玺文齿;

古玺文齮;

古玺文齕;

古玺文䶦;

小篆齿;

小篆齰;

小篆齚;

小篆齮;

小篆齕;

小篆䶦

读音:chǐ

“齿” 是个部首字。指口内的牙齿。古人称门牙为齿,大牙为牙。《说文》: “齿, 口齗骨也。 ” 甲骨文的 “齿” 是象形字, 写作 “”。 虽齿数齿形不同, 但都是口中露出的牙齿形状。 金文、古玺文象臼齿状,并加声符“止”字,从此成为形声字。小篆在规范笔画时,中和了甲、金文的字形,为“齿”字最后定型。隶书和《马王堆帛书》将小篆的弧笔圆折改为直笔方折写作“” , 从此脱离了古文字而成为今文。今简化字写作“齿” 。与 “齿”组合的字均与牙齿有关。如 “齰” 和 “齚”是同音异写字,均表示用牙齿咬嚼。 《说文》: “齰, 齧也。从齿, 昔声。 , 齰或从乍。 ”两个字的不同在于声符“昔”和 “乍” 。表示咬嚼的字还有 “齮” 、“龁” 、“䶦” 。 《说文》分别释作: “䶦, 齿相值也。一曰: 齧也。 ”意思是牙齿上下相对整齐。 “齮、龁”均视为 “齧也。 ” 即牙咬。古玺文、 小篆分别写作“” 、 “”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齕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齕
中国大陆
台湾 齕
台湾
香港 齕
香港
日本 齕
日本
韩国 齕
韩国
旧字形 齕
旧字形

齕字六书源流

齕字六书源流
齕-L35855
齕字六书源流
齕-L35856

齕字说文字源

齕字说文字源
齕-S01468

齕字字源字典

齕字字源字典
齕-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齕字基本解释

  1. 见“龁”。

齕字笔顺


齕字组词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齒字部】

  1. 见“龁”。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集韻】恨竭切,𠀤音紇。

【說文】齧也。

【禮·曲禮】削瓜庶人齕之。

【註】不橫斷也。

【前漢·田儋傳】秦後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註】齮齕,猶齚齧也。

又胡齕,人名。

又【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𠀤音搰。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𠀤音纈。又【集韻】【類篇】𠀤下扢切,音扢。義𠀤同。

说文解字

【戶骨切】-【卷二】

【原文】齧也。从齒气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齧也。
如淳注漢書曰。齕、齩也。曲禮。庶人齕之。
从齒。气聲。
戶骨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