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釬繁体字:釬字拼音:hàn釬字注音:ㄏㄢˋ


釬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3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qfh


五笔98版:qfh仓颉号码:cmj釬字结构:左右结构釬字五行:


四角号码:81140郑码查询:paedgb2312码:noneBig5编码:D7F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1E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釬造字法: 釬异体字:靬焊銲扞

笔顺编号:3411243111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708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釬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信2.014(楚)

說文‧金部

漢印徵
西漢

流沙簡.屯戍16.4(隸)
西漢

楷書

釬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釬
中国大陆
台湾 釬
台湾
香港 釬
香港
日本 釬
日本
韩国 釬
韩国
旧字形 釬
旧字形

釬字说文字源

釬字说文字源
釬-S10580

釬字字源字典

釬字字源字典
釬-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釬字基本解释

  1. 古代射者所戴的一种革制袖套。《太平御览》卷三五○引《鲁连子》:“弦銲相第而矰矢得高焉。”

  2. 焊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予於 譙 亳 得一古鏡……甚薄,略無銲跡。”

  3. 指焊药。

  4. 鐏。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 唐 皮日休 《九讽·悯邪》:“既養虎以遺患兮,遂倒釬而授柄。”

  5. 通“悍”。躁急。《庄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

  6. 用同“捍”。参见“ 釬撥 ”。

釬字笔顺


hàn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1. 古代射者所戴的一种革制袖套。《太平御览》卷三五○引《鲁连子》:“弦銲相第而矰矢得高焉。”

  2. 焊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予於 譙 亳 得一古鏡……甚薄,略無銲跡。”

  3. 指焊药。

  4. 鐏。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杆柄下端的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下。 唐 皮日休 《九讽·悯邪》:“既養虎以遺患兮,遂倒釬而授柄。”

  5. 通“悍”。躁急。《庄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

  6. 用同“捍”。参见“ 釬撥 ”。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𠀤音翰。

【說文】臂鎧也。

又【廣韻】釬,金銀器令相著。

【集韻】固金鐵藥。

【正字通】釬藥,以硼砂合銅爲之,用胡桐汁合銀,堅如石。今玉石刀柄之類,釬藥加銀一分,其中永不脫。

又【管子·戒篇】弛弓脫釬。

【註】釬,所以鉤弦。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器也。

又急也。

【莊子·列禦𡨥】有緩而釬。

【註】釬,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集韻】亦作銲。

说文解字

【矦旰切】-【卷十四】

【原文】臂鎧也。从金干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臂鎧也。
管子戒曰。弛弓脫釬。房注。釬所以扞弦。按房非也。禮射時箸左臂者謂之遂。亦謂之拾。若戰陣所用臂鎧謂之釬。㒳臂皆箸之。又非無事時所箸臂衣謂之韝也。
从金。干聲。
矦旰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