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嵬繁体字:嵬字拼音:wéi嵬字注音:ㄨㄟˊ


嵬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mrqc


五笔98版:mrqc仓颉号码:uhui嵬字结构:上下结构嵬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22513郑码查询:llnjgb2312码:E1CDBig5编码:DD52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D6C首尾分解:山鬼部件分解:山鬼


嵬造字法:形声;从山、鬼声嵬异体字:巋峞㟴

笔顺编号:252325113554

笔顺读写:竖折竖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4269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嵬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嵬部

蒼頡篇26(隸)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楷書

嵬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嵬
中国大陆
台湾 嵬
台湾
香港 嵬
香港
日本 嵬
日本
韩国 嵬
韩国
旧字形 嵬
旧字形

嵬字六书源流

嵬字六书源流
嵬-L04145

嵬字说文字源

嵬字说文字源
嵬-S06637

嵬字字源字典

嵬字字源字典
嵬-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嵬字基本解释

  1. 〔崔~〕见“崔”。

  2. 高大。

嵬字笔顺


wéi


竖折/竖弯




横折




竖弯钩

撇折

嵬字详细解释

〈形〉

  1. 山高大的样子 [lofty]

    嵬,高不平也。——《说文》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维山崔嵬。——《诗·小雅·谷风》

  2. 又如: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

  3. 高。通“巍” [high]

    嵬,高也。——《广雅》

  4. 险诈 [sinister and crafty]。如:嵬琐(险诈奸邪)

  5. 怪诞,奇异。通“傀” [strange]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

  6. 又如: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嵬字常用词组

  1. 嵬然不动 wéi rán bù dòng

    [stand loftity and firmly] 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亦作岿然不动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1. 〔崔~〕见“崔”。

  2. 高大。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𠀤音巍。

【說文】高不平也。从山,諧鬼平聲。

【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

【註】石山上有土者。

【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高大貌。

【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又【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𠀤音頠。𡾋嵬,山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嵳峩㠑嵬。 【集韻】或作峞。通作隗。

说文解字

【五灰切】-【卷九】

【原文】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
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今依南都賦李注訂。有高而上平者。兀下曰高而上平、爾雅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周南。陟彼崔嵬。釋山曰。石戴土謂之崔嵬。毛傳曰。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說似互異。依許云高不平、則毛傳是矣。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岨下云。石山戴土。亦與毛同。
从山。鬼聲。
此篆可入山部、而必立爲部首者、巍从此也。五灰切。十五部。

嵬字文言文解释

wéi

①<形>高大耸立。李白《明堂赋》:“巃嵷颓沓,若~若嶪。”

②<形>怪异;怪诞。《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