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莤繁体字:莤字拼音:sù,yóu莤字注音:ㄙㄨˋ


莤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asgf


五笔98版:asgf仓颉号码:xtmcw莤字结构:上下结构莤字五行:


四角号码:44604郑码查询:efdgb2312码:noneBig5编码:D75F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3A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莤造字法: 莤异体字:

笔顺编号:122125351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781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莤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雍工壺(金)
戰國晚期

包2.255(楚)

說文‧酉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莤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莤
中国大陆
台湾 莤
台湾
香港 莤
香港
韩国 莤
韩国
旧字形 莤
旧字形

莤字甲骨文源流

莤字甲骨文源流
莤-J31310

莤字六书源流

莤字六书源流
莤-L37586

莤字说文字源

莤字说文字源
莤-S11076

莤字字源字典

莤字字源字典
莤-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莤字基本解释

1. 莤 [sù]2. 莤 [yóu]

莤 [sù]
  1. 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

  2. 酒器的塞子。

莤 [yóu]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莤字笔顺


莤字组词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1. 莤 [sù]2. 莤 [yóu]

莤 [sù]
  1. 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

  2. 酒器的塞子。

莤 [yóu]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唐韻】【韻會】【正韻】𠀤同𦄲。

【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

【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𦄲。

又【詩·小雅】有酒湑我。

【傳】湑,莤之也。

【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類篇】莤,榼上塞也。

又【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水草。

【爾雅·釋草】莤,蔓于。

【註】生水中。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又以九切,音酉。草名。

说文解字

【所六切】-【卷十四】

【原文】禮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爲莤。象神歆之也。一曰莤,榼上塞也。从酉从艸。《春秋傳》曰:“尔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莤酒。”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禮。
句。
祭束茅加於祼圭。而灌鬯酒。是爲莤。像神㱃之也。
飲字各本作歆。非。今依韵會正。周禮甸師。祭祀共蕭茅。鄭大夫云。蕭或爲莤。莤讀爲縮。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滲下去。若神飲之。故謂之縮。縮、浚也。故齊桓公責楚不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許說本鄭大夫也。惟鄭不言是祼儀耳。許云加於祼圭者、謂加於祼圭之勺也。
从酉艸。
以酒灌艸會意也。所六切。三部。按周禮、禮記內則二鄭所引左傳皆作縮。然則縮者、古文叚借字。莤者、小篆新造字。故毛公伐木傳曰。湑、莤之也。以藪曰湑。說者謂藪艸也。而周禮蕭茅或作莤。皆漢人所用字。或疑古文酉作丣。則莤卽艸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