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咠繁体字:咠字拼音:qì咠字注音:ㄑㄧˋ


咠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9五笔86版:kbf


五笔98版:kbf仓颉号码:rsj咠字结构:上下结构咠字五行:


四角号码:60401郑码查询:jcegb2312码:noneBig5编码:CE4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4A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咠造字法: 咠异体字:

笔顺编号:25112211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078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咠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口部

楷書

咠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咠
中国大陆
台湾 咠
台湾
香港 咠
香港
韩国 咠
韩国
旧字形 咠
旧字形

咠字六书源流

咠字六书源流
咠-L29003

咠字说文字源

咠字说文字源
咠-S00955

咠字字源字典

咠字字源字典
咠-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咠字基本解释

  1. 附耳私语声。

  2. 谗言。

咠字笔顺




横折







咠字组词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1. 附耳私语声。

  2. 谗言。

〔古文〕舙【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入切,音緝。

【說文】聶語也。

【玉篇】咠咠,口舌聲也。

【廣韻】咠咠,譖言也。

【說文】引《詩》咠咠幡幡。○按今《詩·小雅》本作緝緝翩翩。

又【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𠀤音湒。義同。

【集韻】或作𠶻。

又【集韻】一入切,音揖。義同。

说文解字

【七入切】-【卷二】

【原文】聶語也。从口从耳。《詩》曰:“咠咠幡幡。”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聶語也。
耳部曰。聶、附耳私小語也。按聶取㒳耳附一耳。咠取口附耳也。
从口耳。
七入切。七部。
詩曰。咠咠幡幡。
巷伯三章。緝緝翩翩。四章。捷捷幡幡。許引當云咠咠翩翩。而云咠咠幡幡者。誤合二章爲一耳。咠咠今詩作緝緝。毛云。緝緝口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