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岫岩玉拆分为汉字:
岫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岫字字源来历,岫字演变
山洞:“云无心以出~,鸟倦飞而知还”。~居。岩~。山:远~。巫~。……
岩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岩字字源来历,岩字演变
高峻的山崖:~壁。~壑。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险要,险峻:~险。~邑。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玉字字源来历,玉字演变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
查询词语:岫岩玉
汉语拼音:xiù yán yù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Jades Xiu's delicate texture, purity, colorful, such as green, yellow, black, red and white etc.
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Xiuyan jade in Liaoning Province
辽宁岫岩玉的特征及其质量研究On the Residents of Mount Red's Development and Using of Jade from Xiuyan
试论红山文化居民对岫岩玉的开发与利用品质特性
岫岩玉山生水藏,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明亮,色彩丰富。具有块度大、色度美、明度高、净度纯、密度好、硬度足六大特点,自古以来就是理想的玉雕材料。
化学成分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种类划分
岫岩玉只是从地域概念上对岫岩出产的玉石的一种笼统的称谓,但由于岫岩的玉石矿产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因此从矿物学上来分更科学一点,分为三种,包括“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蛇纹石玉”三大类。
蛇纹石玉,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岫玉。主要出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的瓦沟地区。这里10多里长的山谷中矿藏量约176万吨,有玉石矿体76处,是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蛇纹石岫玉颜色丰富,有浅绿、翠绿、黑绿、白、黄、淡黄、灰等,但是以绿色为主。其中碧绿色、透明度好、无裂纹、少棉而且不跑色的绝对是高档玉料。蛇纹石岫玉硬度不高,摩氏硬度在2.5至5.5之间,普通玻璃的硬度一般为5至6,所以蛇纹石岫玉不能用来划玻璃。另外蛇纹石岫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跑色,其实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玉石种类都会有颜色的变化。但是蛇纹石岫玉跑色相对比较明显,据说是和蛇纹石矿中结晶水含量的变化有关。
在与瓦沟一岭之隔的偏岭镇细玉沟出产另一种透闪石成分的软玉,当地一般叫老玉或细玉。这种玉质地异常细腻、坚韧,摩氏硬度在6至6.5之间,微透明,少量呈纯白色,多呈黄白色、青白、青绿色,其中以黄白老玉为上品。在岫岩还有两种非常有名的河磨玉和石包玉,矿物学上分也属于透闪石软玉。河磨玉出产于河床砾石之中,因河水长期冲刷及砾石摩擦,棱角殆尽而形成并得名。石包玉,外表形状与山石无异,石皮内含玉,玉质丰润而坚硬,多分布在细玉沟河谷间地表下。由于玉质好,产量相对小,透闪石岫玉的价格要高于蛇纹石岫玉。
第三种玉是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的结合体,绿白相间,和翡翠有几分类似,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甲翠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绿白色相间为主,白色为透闪石成分,绿色为蛇纹石成分,硬度和玻璃差不多,在5至6之间。
此外,如果从颜色上分,岫岩玉还可以分为碧玉、青玉、黄玉、白玉、花玉等十几种;按产地类型分,可以分为井玉、坑玉、石包玉、河磨玉等;按产地分,有瓦沟玉、细玉沟玉等。
基本色调
岫岩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可以分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绿色可分为:淡绿、浅绿、黄绿、绿、深绿、墨绿;黄色可分为:浅黄、黄、柠檬黄;白色可分为:白、乳白、黄白、灰白;黑色的俗称“墨玉”,可分为:灰黑、黑;灰色俗称“火石青”,可分为:浅灰、灰、青灰、黑灰;杂色:如果是原色夹杂红、黄、褐等次生色则为“花玉”,如果是白色加绿色则为“甲翠”。
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杂质含量达5%至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增高。
品质鉴别
看颜色:岫岩玉不同于其他玉类,它色彩丰富,种类齐全,有红、绿、黄、白、黑等等,且深浅不一,富有变化。不要太浓,亦不能过淡,最好颜色浓度适中,鲜艳亮丽,且分布均匀。当然,也会存在一些杂质,使得颜色不纯正,这就叫偏色。
看透明度:透明度。玉石中,不透明的有很多,透明度中半透明的就显得比较珍贵,而全透明的岫岩玉品质最好。
看质地:岫岩玉玉质相对来说细腻一些,也会有些岫岩玉质地较粗糙。品质优良的岫岩玉,自然是那些晶体颗粒细腻、结构紧密,少杂质、瑕疵、裂纹。可以通过放大镜或是显微镜观察。
看净度:这一点单看岫岩玉内部的杂质、瑕疵或是裂纹,虽然这些是岫岩玉天然特征,却也影响着岫岩玉的品质,更影响着透明度。因此,杂质、瑕疵越少,岫岩玉品质越好。
真伪鉴别
一般来说,仿岫岩玉的材料比较少,真的岫岩玉里面会有白色的絮状物,就算是极品的玉料多少也会有一点。
玉粉压块:玉粉通过热压成型做成压块。其特点就是没有光泽,没有透明度,颜色均一,玉质浑浊,而且易碎,没有了天然玉器的美感。
合成材料:一般在密度上比较轻,拿在手上很容易感觉出来。
玻璃:玻璃和岫岩玉在外观上和密度上比较相似,玻璃里面没有棉(有的玻璃仿品里面会有气泡,只要里面有气泡,包括翡翠仿品就一定是假的无疑)。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两个手镯内圈垂直进行摩擦,玻璃的东西都会很涩,而岫岩玉则会感觉很光滑。
辽宁省岫岩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总面积4502平方千米,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其中,岫岩玉储量和质量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
岫岩县是玉石资源富县,开采有7处岫玉矿和2处老玉矿。哈达碑瓦沟岫玉矿为中国最大玉矿,已发现矿体近百个,储量176万吨居中国之首。偏岭细玉沟岫岩软玉矿拥有储量10万吨以上。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中国玉石储量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中国玉石总产量的60%。
关于岫岩玉成矿年代,前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成玉时代为中生代(约1.5亿年);一种认为为元古代(约18亿年)。近年来,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通过科学测定,认定岫岩玉平均年龄17.7亿年,属于元古代。
岫岩玉是中国玉文化史上开发最早、最悠久的玉种。
1983年,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距今12000年的旧石器遗址中出土三件浅绿色玉质、打制工艺制成的砍斫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使用岫岩玉的证明。被学界认定是中国玉文化之源的8000年前的内蒙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器,也多是岫岩玉。
5000多年前北方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的开发利用更是达到巅峰。考古发现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也多有岫岩玉器。在“神玉”时期岫岩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和田玉在商周之际崭露头角,至汉代成了“王玉”时期的宠儿,但岫岩玉在皇家用玉中仍时有踪影。汉代“金缕玉衣”的玉片多是岫岩玉,明定陵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用岫岩玉雕琢,清代是岫岩采掘盛期,清宫遗宝里更有大量精美的岫岩玉艺术品。
2001年,岫岩玉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岫岩玉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年创产值4亿多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
2009年,岫岩县约有5000多家玉器加工厂,年创产值超过7亿元。
2010年,岫岩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年创产值25亿元,年创汇500多万美元。在中国玉制品市场上,岫岩玉产品占了70%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岫岩玉的出口供货值已连续多年递增30%左右,产品远销亚、欧、美三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岫岩玉产品地理标志产地保护范围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岫岩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岫政[2002]10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感官特征。
1.岫玉(蛇纹石质玉):一般为致密块状构造,可雕性和抛光性好。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常见颜色有绿色、黄色、白色、灰色、黑色、褐色或花色等。
2.岫岩软玉(透闪石质玉):致密块状构造,毛毡状结构为主,质地细腻。微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常见颜色有白色、黄白、青白、青、糖、碧、墨等。
(二)原料理化特征。
1.岫玉(蛇纹石质玉)
(1)摩氏硬度:4.7至5.4
(2)密度:2.49克/立方厘米至2.64克/立方厘米
(3)折射率:1.55至1.56
2.岫岩软玉(透闪石玉)
(1)摩氏硬度:5.6至6.5
(2)密度:2.91克/立方厘米至3.06克/立方厘米
(3)折射率1.60至1.62
(三)产品质量特征:
1.感官特征:
(1)造型古朴雄健、摆放平稳、优美,自然、真实、生动传神。构图的布局、章法有疏有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2)做工细致精湛,浑厚圆润,打磨光滑,玲珑剔透。大面平顺,小地利落;运用多种技法,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剜脏遮绺,巧用俏色。
2.质量等级:
优级品、一级品和二级品。
专用标志使用
岫岩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岫岩满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