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玉繁体字:玉字拼音:yù玉字注音:ㄩˋ


玉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5五笔86版:gyi


五笔98版:gyi仓颉号码:mgi玉字结构:单一结构玉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10103郑码查询:csgb2312码:D3F1Big5编码:A5C9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389首尾分解:王丶部件分解:玉


玉造字法: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玉异体字:王王𤣪𥝍

笔顺编号:11214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捺

词条已被关注:4664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22

玉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粹12合34148歷組

甲3642合33233歷組

乙1144合3990

乙2327合6653賓組

乙2716合16087

乙2922合1312

乙3486合16086

乙4502合6016賓組

乙7799合6653賓組

乙7808合9505賓組

前6.65.2合13522

後1.26.15合34149歷組

京津1032合11364𠂤賓間

京津1343合7053賓組

京津1574合8004𠂤賓間

庫211合40574

佚704合3068

佚783合30997何組

簠人42合4720𠂤賓間

亞屮鳥乍且丁簋商代晚期集成3940

鳳作且癸簋西周早期集成3712

縣妀簋西周中期集成4269

禹鼎西周晚期集成2833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

郘弋黑鐘春秋晚期集成226

洹子孟姜壺春秋晚期集成9729

魚顛匕戰國晚期集成980

甲3642(甲)

京津1032(甲)

乙7799(甲)

亞屮鳥乍且丁簋(金)
商代晚期

包2.3(楚)

望1.54(楚)

說文古文

說文‧玉部

睡.法140(隸)

睡虎地簡39.140(隸)

老子甲107(隸)
西漢

西陲簡40.3(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西陲簡51.13(隸)
東漢

楷書

玉字象形文造型-玉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ù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玉;

金文玉;

金文玉;

金文瑾;

金文瑾;

金文;

说文古文;

楚简;

小篆玉;

小篆瑾;

小篆;

隶书

读音:yù

“玉”指美丽的石头。《说文》: “玉,石之美。”最初指包括用贝壳、动物牙角等材料制成的装饰物。甲骨文正是用绳子穿起来的串饰形状,后省去两端的绳头。为区别于“王”字,金文、楚简、“说文古文”等在 “王”字中间加小点或弧笔。小篆以均衡的三横区别于“王” 字的上密下疏结构。隶书(汉《史晨碑》 )以特有的磔画彻底改变了象形字字形。

用 “玉” 作部首的字多与 “玉” 有关。 如 “” 字, 指买入玉。 《说文》: “, 来买, 玉也。从玉, 来声。”金文、小篆字形近似, 写作“” , 用 “(买)来玉” 会意。

“瑾”指美玉,常与“瑜”连用。《说文》: “瑾,瑾瑜,美玉也。”金文借“堇”作“瑾” ; 小篆加义符“玉” (王)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玉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玉
中国大陆
台湾 玉
台湾
香港 玉
香港
日本 玉
日本
韩国 玉
韩国
旧字形 玉
旧字形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3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4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5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6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7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8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39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0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1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2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3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4
玉字甲骨文源流
玉-J00845

玉字金文源流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0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1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2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3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4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5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6
玉字金文源流
玉-B00547

玉字六书源流

玉字六书源流
玉-L37577
玉字六书源流
玉-L37578
玉字六书源流
玉-L37579
玉字六书源流
玉-L37580
玉字六书源流
玉-L37581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1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2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3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4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5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6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7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8
玉字六书源流
玉-L25579

玉字说文字源

玉字说文字源
玉-S00103
玉字说文字源
玉-S00104

玉字字源字典

玉字字源字典
玉-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玉字基本解释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玉字笔顺







玉字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玉字常用词组

  1. 玉版宣 yù bǎn xuān

    [strong white Xuan paper]宣纸的一种,色白,质地坚厚

  2. 玉帛 yù bó

    [jade objects and silk fabrics used as state gifts]∶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3. 玉成 yù chéng

    [kindly help secure the success of sth.] 敬辞,促成

    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4. 玉带 yù dài

    [jade belt] 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

  5. 玉雕 yù diāo

    [jade carving] 属工艺品,把玉雕琢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物品

  6. 玉斗 yù dǒu

    [drinking vessel]:酒器

    玉斗一双。--《史记.项羽本纪》

  7. 玉壶 yù hú

    [kettle made by jade]:玉制的壶

    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唐· 曹唐《小游仙诗》

  8. 玉皇 yù huáng

    [Yu Huang,Jade Emperor]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9. 玉茭 yù jiāo

    [maize;corn] 〈方〉∶玉米。也叫玉茭子

  10. 玉洁 yù jié

    [as pure as jade] 洁白明净如玉

    玉洁的月亮

  11. 玉洁冰清 yù jié bīng qīng

    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12. 玉兰 yù lán

    [yulan magnolia] 乔木。一种中国木兰属植物(Magnolia denudata),出叶前开放香味浓郁的大白花,供观赏

  13. 玉兰片 yù lán piàn

    [dried slices of tender bamboo shoots] 已晒干的供食用的白嫩笋片

  14. 玉立 yù lì

    [fair]∶姿态美好

    玉立的少女

  15. 玉米 yù mǐ

    [maize;Indian corn] 玉蜀黍的俗名

  16. 玉米面 yù mǐ miàn

    [maize flour;cornmeal] 玉米磨成的面

  17. 玉米片 yù mǐ piàn

    [cornflakes] 一种早餐粮谷,以去苞皮的玉米粗粉为原料,通过加水湿润,加热和辊轧将其制成片状,后来经过干燥,通常也经过烘烤

  18. 玉盘 yù pán

    [jade plate]∶用玉做成的盘子

  19. 玉佩 yù pèi

    [jade plate]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20. 玉器 yù qì

    [jade article;jadeware] 用美玉雕刻成的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21. 玉清宫 yù qīng gōng

    [a name of Taoist temple] 道观名,玉清昭应宫的简称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

  22. 玉容 yù róng

    [beauty] 容颜姣好;美貌

    玉容花色

  23. 玉润 yù rùn

    [as pearly as jade] 像宝玉一样润朗光滑

  24. 玉搔头 yù sāo tóu

    [emerald hairpin] 见玉簪

  25. 玉色 yù sè

    [light bluish green;jade green]∶玉的颜色

  26. 玉山 yù shān

    [Yushan Mountains]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27. 玉食 yù shí

    [precious food] 珍贵的饮食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8. 玉石 yù shí

    [jade and stone]∶玉与石。比喻好与坏、贤与愚

    玉石俱焚

  29. 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

    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30. 玉蜀黍 yù shǔ shǔ

    [Indian corn;maize] 即玉米,是一种高杆谷类禾草(Zea mays),通常穗大,穗上生谷粒。在美洲已长期栽培

  31. 玉碎 yù suì

    [Better be a piece of broken jade than unbroken tile] 为坚持正义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求活。--《南史.王僧达传》

  32. 玉体 yù tǐ

    [other's health]∶敬辞,尊贵的身体

    玉体欠安

  33. 玉兔 yù tù

    [Jade Hare-the moon]

  34. 玉玺 yù xǐ

    [imperial jade seal] 专指皇帝的玉印

  35. 玉言 yù yán

    [others words] 对别人所说话的敬称

  36. 玉叶金枝 yù yè jīn zhī

    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37. 玉液 yù yè

    [top-quality wine] 指美酒

    天赐琼浆,泉涌玉液

  38. 玉音 yù yīn

    [your kind letter]∶敬辞、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词

  39. 玉宇 yù yǔ

    [residence of the immortals]∶传说中神仙住的仙宫

  40. 玉簪 yù zān

    [jade hairpin]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

  41. 玉札 yù zhá

    [great burnet]∶地榆

  42. 玉照 yù zhào

    [your photo graph] 对别人照片的敬称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古文〕𤣪【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𠀤音獄。

【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

【易·鼎卦】鼎玉鉉。

【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

【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

【詩·大雅】金玉其相。

【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

【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又水玉,水精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

【註】水玉,水精也。

又美貌也。

【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

【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

【史記·𨻰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又珍食曰玉食。

【書·洪範】惟辟玉食。

【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又時和曰玉燭。

【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

【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又地名。

【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𨻶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

【註】凡六邑。

又河名。

【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又關名。

【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

【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又星名。

【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

【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又木名。

【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

【註】五釆玉樹。

又草名。

【爾雅·釋草】蒙,玉女。

【註】女蘿別名。

又【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又鳥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

【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又觀名。

【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

【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 

又蚌名。

【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又姓。

【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

【註】公玉,姓。帶,名。

【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又愛也,成也。

【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

【註】玉,寶愛之意。

【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又【廣韻】息逐切。

【集韻】息六切,𠀤音肅。

【廣韻】朽玉。又琢玉工。

【集韻】或作𤥔璛。

又姓。

【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

【後漢·光武紀】𨻰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

【註】玉,音肅,京兆人。

又【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𠀤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又【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又【韻補】叶音域。

【漢費鳳𥓓】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

【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又叶音龠。

【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又叶音迂。

【洞𤣥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 【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

【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

【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

【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考證:〔【爾雅·釋天】時和謂之玉燭。〕 謹照原文時字上增四字。〔【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𨻶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錫。〕 謹照原文錫改鍚。〔又蟲名。

【爾雅·釋蟲】玉蛈蜴。

【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 謹按爾雅原文作王蛈蜴,誤引入玉字下。謹將又蟲名三字省去。以爾雅釋蟲至呼蛈蜴二十六字移入下條王字註又蟲名下。

说文解字

【魚欲切】-【卷一】

【原文】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凡玉之屬皆从玉。[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玉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石之美有五德者。
者字新補。
潤澤㠯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㠯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㠯遠聞。
專鍇作尃。音敷。布也。玉裁按。汲古閣毛氏刊鉉本。初作專。後改作尃。非也。管子曰。叩之其音淸摶徹遠。純而不殺。摶古專壹字。今本作搏。葢非。此專謂專壹也。上云舒揚矣。則不必更云尃。
智之方也。不撓而折。
謂雖折而不撓。管子、孫卿皆作折而不墝。
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
忮、很也。
絜之方也。
絜取圜轉之義。凡度直曰度。圍度曰絜。管子、孫卿皆作廉而不劌行也。已上禮記聘義、管子水地、孫卿法行辭皆不同。
象三玉之連。
謂三也。
丨其貫也。
貫謂如璧有紐、襍佩有組、聘圭有繫、瑬有五采絲繩、荀偃以朱絲係玉二瑴之類。
凡玉之屬皆从玉。
魚欲切。三部。

玉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玉字文言文解释

①<名>美石。《曹刿论战》:“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形>洁白;美丽;珍贵。《卖柑者言》:“出之烨然,~质而金色。”

③<动>相爱;相助。《诗经•民劳》:“王欲~女。”

【玉成】成全;促成。

【玉人】⒈指仙女。⒉比喻貌美像玉人。

【玉润】⒈比喻美德。⒉女婿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