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热度:25

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拆分为汉字:

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长字字源来历,长字演变

1. 长 [cháng]2. 长 [zhǎng]长 [cháng]两端的距离:~度。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江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江字字源来历,江字演变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

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三字字源来历,三字演变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角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角字字源来历,角字演变

1. 角 [jiǎo]2. 角 [jué]角 [jiǎo]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形状像角的:菱~。皂~。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

洲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洲字字源来历,洲字演变

水中的陆地:沙~。~渚。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际导弹。……

地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地字字源来历,地字演变

1. 地 [dì]2. 地 [de]地 [dì]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区字字源来历,区字演变

1. 区 [qū]2. 区 [ōu]区 [qū]分别:~分。~别。地域:地~。~划。〔~~〕小,细微:如“~~小事”。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区 [ōu]姓。……

 

查询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

汉语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jiǎo zhōu dì qū

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解释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

截至2019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2.27亿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305045亿元,长三角所有设区市的经济体量均达到了千亿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2019年,长三角区域铁路网密度达到325千米/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线造句

    • Yangtze River Delta, one of China's areas full of vit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ies, is in great demand on regional logistics.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富生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区域物流需求量巨大。

    •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evolvement of Suzhou's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is typical in its kind.

      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 How closely were the rice markets of the Yangzi Delta linked to the farm economies of other regions within China's vast land mass?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稻米市场怎样和中国广袤大地上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紧密相联?

    • Lighter teas with jasmine, rose or other flowers, are special to China's Changjiang River regions.

      打火机与茉莉花茶,玫瑰或其他花卉,特别对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 Nowaday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dustry in group of cite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现代物流产业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重点发展的产业。

    • The basis of operating various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marketing opera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经营的各类基础建材产品和营销业务遍及浙江省内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develops well and fast, on the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talents pouring in from neighboring provinces.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势头很好,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从邻近省份涌入的人力资源。

    • Conception about Regional Integrative Transportation Passage in "Pan-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构筑“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通道的设想

    •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North China Plain and Fenhe-Weihe Basin are the most severely affected regions.

      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

词语长江三角洲地区百科解释:

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沿革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

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1842—1949年),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初步大发展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计划经济体制年代(1949—197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趋同阶段,在种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中国选择了苏联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各城市千篇一律大办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使得城市功能趋同,城市化进程极其缓慢。

1982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明确了提出“地区协作”以及“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正式设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1983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在《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初步设想》中指出,长三角经济区域规划范围可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以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

1988年6月1日,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被撤销。

1992年6月,“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

1996年,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由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取代。

2006年11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5年12月3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同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规划范围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年11月23日消息,即日起,长三角区域户籍居民可在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新生儿入户,不再需要在实际居住地和入户地之间来回奔波。这是沪苏浙皖四地公安机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服务举措。

2023年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范围

根据国务院2019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办公地点位于上海市武康路103号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范围

省级行政单位

市级行政单位

上海

——

江苏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浙江

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安徽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滁州、蚌埠、淮北、淮南、宿州、阜阳、亳州、六安、黄山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

  1. 位置境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千米)。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千米);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

  2. 地貌

    前四千至五千年之前,长江三角洲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区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

    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长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高邮神居山、仪征的白羊山、常州溧阳的南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其中常州溧阳的南山海拔508米,为吴越第一峰;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长江三角洲的地理顶点在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一带。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最低点在江苏省高邮市一带(平均海拔2米),最高点高于1000米,高于1000米的有位于杭州天目山以及黄山。

  3. 地形

    太湖平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太湖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长江三角洲顶点在南京市、扬州市(高邮)、仪征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

  4. 气候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5. 水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河网长度达4.8—6.7千米。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有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金牛湖、石臼湖、固城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登月湖,浙江的西湖、东湖、南湖、东钱湖、千岛湖和安徽的巢湖、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天井湖、平天湖、雨山湖等湖泊,除淮河、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河流以外,还有上海的黄浦江、吴淞江、蕰藻浜,江苏的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浙江的瓯江、灵江、苕溪、南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浙东运河,安徽的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皖江、新安江、滁河、漳河、淠河、颍河、涡河、东淝河、南淝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濉河、史河等水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

  1. 矿产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其中江苏、安徽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另有一定数量的金属矿产。浙江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多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等用途。上海矿产资源相当贫乏,基本无一次常规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电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

  2. 土地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地表覆盖多样。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共有6大类14小类,分别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海涂和滩地)、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公交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岩石用地)等。

  3. 植物资源

    截至2012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维管束植物3200多种,分属205科,1006属,约占中国维管束植物科的60.3%、属的31.7%、种的11.7%。其中蕨类植物34科、71属、240种,种子植物171科、938属。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7科、17属、21种,被子植物164科、921属、2900余种,约占中国种子植物科的51.4%、属的31.8%、种的12.2%。特别在皖南丘陵山区中保存了丰富的古老科、属、种孑遗植物。

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事业

  1. 科学技术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科创产业紧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2020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五个一批”共77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浙江省工作要点,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列入其中。

    2021年11月17日,以“技术赋能 数智引领”为主题的第四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嘉定开幕。长三角区域4大城市展团受邀参展,线下参展企业150家,共设5大展区,举办40余场同期活动。

    2021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达到26481篇,较2011年增长近6倍, 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纳入了区域科研合作网络中。2021年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达到30968件,合作发明专利7835件,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86倍和7倍。

  2. 医疗卫生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医院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已覆盖长三角30个城市112家三甲医院,养老服务协商协作机制初步建立。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23.6万人次、结算医疗费用约54亿元。2019年5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11日共同签署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合作备忘录。2020年6月,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跨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联办合作协议》。

    截至2020年5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累计结算114.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7亿元,长三角地区异地住院累计结算60.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1.4亿元。三省一市居民在41个城市的主要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均可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截至2020年6月,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已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覆盖5600余家医疗机构。

  3. 教育事业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同推进教育一体化。根据教育部“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长三角一市三省共有35所高校入榜,包括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

    地区

    名单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军医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以上数据仅列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

  4. 文化事业

    2018年,长三角文博会举办期间,成立了: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长三角文化金融合作服务平台、长三角文旅产业联盟、长三角电子竞技产教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影视制作基地联盟、长三角XR创意媒体发展联盟、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长三角文创特展产业联盟、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项目等。

    2018年9月27日,由沪、苏、浙、皖文明办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全国文明城市(区)文化交流研讨会27日在上海召开。2019年7月25日,《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发布。

    2023年5月6日,《2022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5. 开放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和29%,2018年,上海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立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6. 生态环境

    2014年1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正式启动。

    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占77%。

    2020年,长三角区域41个主要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5微克;整体达到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景名胜

长三角素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年接待境内外游客量数以亿计。长三角地区5A级景区数量占全国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星级饭店占全国比重超过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南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互补性强,互为重要的客源地、目的地、中转地。2011年,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联席会议成立。2019年5月,沪苏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和旅游联盟。。2020年9月12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的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上海共同成立了“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

截至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5A级景区总数达54家。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共接待游客人数达25.8亿人次。

长江三角洲地区景点(5A)

上海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科技馆、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

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灵山大佛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苏州园林、金鸡湖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濠河风景区、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瘦西湖风景区、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句容茅山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景区

浙江

西湖风景区、雁荡山风景区、普陀山风景区、千岛湖风景区、乌镇古镇、南湖旅游区、奉化(溪口-滕头)旅游景区、横店影视城景区、西溪湿地旅游区、刘伯温故里景区

安徽

三河古镇、黄山风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芜湖方特旅游区、九华山风景区、绩溪龙川景区、天堂寨风景区、万佛湖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