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三繁体字:三字拼音:sān三字注音:ㄙㄢ


三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3五笔86版:dggg


五笔98版:dggg仓颉号码:mmm三字结构:单一结构三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10101郑码查询:cdgb2312码:C8FDBig5编码:A454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E09首尾分解:二一部件分解:三


三造字法:指事三异体字:叁參弎弎

笔顺编号:111

笔顺读写:横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2262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三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中作且癸鼎西周早期集成2458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明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029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天亡簋西周早期集成4261

遣尊西周早期集成5992

夨令方彝西周早期集成9901

師旂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809

呂方鼎西周中期集成2754

大鼎西周中期集成2807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無㠱簋西周中期集成4225

免簋西周中期集成4240

㝬鐘西周晚期集成260

小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798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史頌簋西周晚期集成4229

兮甲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4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

兆域圖銅版戰國晚期集成10478

左使車嗇夫帳桿母扣戰國晚期集成12056

前6.2.3(甲)

大盂鼎(金)
西周早期

包2.58(楚)

上(1).孔1.子1(楚)

說文古文

說文‧三部

睡.法7(隸)

睡虎地簡23.6(隸)

老子甲25(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光和斛二(隸)
東漢

楷書

三字象形文造型-三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ā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

小篆三;

小篆参;

小篆参;

三体石经;

隶书

读音:sān

“三”是数字二与一的和。《说文》: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甲骨文、金文、小篆虽时间跨越千年,但均写作三横画。古人最初用树枝(或竹片)截成短棒作算码。三字正是三个短棒的形状。“说文古文” 加 “弋”(读yì)写作 “弎” ,“弋” 正是下削尖,上有叉的木橛(详见“弋”释),以此会意“三个木橛” 。 金文3-4和小篆2-3写作 “” , 是假借星宿名 “参” (读sān,又cān)作数字大写。隶书(汉《校官碑》 )以 “蚕头雁尾” 的一长画,使“三”跳出古文字行列。

注: 一说一至四最初是用一至四个手指表示。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三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三
中国大陆
台湾 三
台湾
香港 三
香港
日本 三
日本
韩国 三
韩国
旧字形 三
旧字形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45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46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47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48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49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50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51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52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53
三字甲骨文源流
三-J00554

三字金文源流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55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56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57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58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59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0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1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2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3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4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5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6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7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8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69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0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1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2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3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4
三字金文源流
三-B00375

三字六书源流

三字六书源流
三-L12758
三字六书源流
三-L12759
三字六书源流
三-L12760
三字六书源流
三-L12761
三字六书源流
三-L12762

三字说文字源

三字说文字源
三-S00097

三字字源字典

三字字源字典
三-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三字基本解释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三字笔顺


sān



三字详细解释

〈数〉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many;several]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three times]。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third palace]。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monarch;father,teacher]。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Heaven;Earth;Human being]。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Three Emperors]。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amiableness]。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三字常用词组

  1. 三八 sān bā

    [stupid] 带有傻气,做事莽撞或不得体的形容语。与吴语的十三点相类

    她喜欢开快车跟偶而疯癫的三八个性,常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2. 三八妇女节,三八节

  3. 三百六十行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4. 三胞胎 sān bāo tāi

    [triplets] 一胎生的三个孩子

  5. 三倍 sān bèi

    [triple] 三的倍数的数量

    他收入的三倍

  6. 三边形 sān biān xíng

    [triangle] 三角形

  7. 三不管 sān bù guǎn

    [come within nobody's jurisdiction;be nobody's business] 指几方面都不管;没人管

    三不管地区

  8. 三不知 sān bù zhī

    [to know neither the beginning, the middle, nor the end of a matter]∶指对开头、中间到结尾一无所知

  9. 三叉戟 sān chā jǐ

    [trident]

  10. 三岔路口 sān chà lù kǒu

    [a fork in the road;junction of three road] 三条方向不同的路交叉之处

  11. 三长两短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12. 三朝元老 sān cháo yuán lǎo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13. 三成 sān chéng

    [three tenth]∶十分之三

  14. 三尺 sān chǐ

    [sword]∶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15. 三虫 sān chóng

    [parasite] 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16.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17. 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18. 三大差别 sān dà chā bié

    [the three major distinction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hysical and mental labour)] 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19. 三大发明 sān dà fā míng

    [the three major inventions by the Chinese--gunpowder, printing and compass] 中国古代的三种大的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

  20. 三大洋 sān dà yáng

    [the three big oceans-the Pacific Ocea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the Indian Ocean] 地球上的三个最大的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1. 三代 sān dài

  22. 三代 sān dài

  23. 三冬 sān dōng

    [winter;three winters]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24. 三番五次 sān fān wǔ cì

    番:遍数。一再,多次。

  25. 三废 sān fèi

    [the three wastes (waste gas, waste water and industrial residue)] 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26.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27. 三伏 sān fú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 关汉卿《窦娥冤》

  28. 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29.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30. 三更 sān gēng

    [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31. 三更半夜 sān gēng bàn yè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32. 三宫六院 sān gōng liù yuàn

    泛指帝王的妃嫔。

  33. 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34.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5. 三光 sān guāng

    [the sun, the moon and stars] 古时指日、月、星

  36. 三归 sān guī

    [Sangui terrace] 台观名。相传是管仲为自己修筑的

    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外国之君。--《史记.货殖列传序》

  37. 三国 sān guó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2-280)

  38. 三合板 sān hé bǎn

    [three-ply board] 最常见的一种胶合板,是将三层薄木板按不同纹理方向粘在一起制成的

  39. 三合土 sān hé tǔ

    [tabia] 由粘土、石灰和砂加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在少雨地区多用来打地基,很牢固经久,也可用来修筑道路

  40. 三河 sān hé

    [river] 泛指全国的江河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送瘟神》

  41. 三皇 sān huáng

    [the Three Emperors-Sui Ren,Fu Hsi, and Shen Nung; or Tian Huang, Ti Huang and Ren Huang] 中国传说中的古代三个帝王。通常指燧人伏羲、神农或者天皇、地皇、人皇

  42. 三魂七魄 sān hún qī pò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43. 三季稻 sān jì dào

    [triple cropping of rice] 一年之内,在同一块田里能从插秧到成熟收割三次的稻

  44. 三家村 sān jiā cūn

    指偏僻的小乡村。

  45.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46. 三角 sān jiǎo

    [triangle]∶指外形像三角形的物品

    面三角

  47. 三角板 sān jiǎo bǎn

    [triangle;set square] 一种用木板或塑料做成的呈直角形、用于绘制直线的工具,两块为一副,一块的两锐角为45度,另一块的两锐角分别为30度和60度

  48. 三角关系 sān jiǎo guān xì

    [triangle relation] 涉及三个人的一种局面;尤指两男恋一女或两女恋一男的局面和所造成的复杂关系

    一场三角关系的喜剧

  49. 三角恋爱 sān jiǎo liàn ài

    [love triangle] 指一个人和两个异性同时恋爱的不正常的关系

  50. 三角形 sān jiǎo xíng

    [triangle] 有三边的平面多边形。也叫三边形

  51. 三角债 sān jiǎo zhài

    [debt chain] 指三方或三方以上相互之间的债务关系,如甲欠乙,乙欠丙,丙又欠甲

  52. 三角洲 sān jiǎo zhōu

    [delta] 河流入海或入湖的地方,泥沙淤积而成的低平陆地,大致呈三角形

  53. 三脚架 sān jiǎo jià

    [tripod;derrick crane]

  54. 三教九流 sān jiào jiǔ liú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55. 三军 sān jūn

    [the army]∶军队的统称

    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56. 三K党 sān Kdǎng

    Sān-K-Dǎng

  57. 三棱镜 sān léng jìng

    [(triangular) prism] 有三个棱的棱镜

  58. 三连冠 sān lián guàn

    [triple crown] 一个队或一个人在一种竞赛项目(如排球)的三个连续大赛中获得冠军

  59. 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60. 三轮车 sān lún chē

    [tricycle]脚踏、手摇或机动的有三个轮子的车辆

  61. 三昧 sān mèi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62. 三门峡 sān mén xiá

    [Sanmenxia;Sanmen Gorge on the Yellow River] 中国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市区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以电力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63. 三面手 sān miàn shǒu

    [triple-threat] 在三个不同活动领域或同一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熟练的人

  64. 三明治 sān míng zhì

    [sandwich] 夹心面包。两片通常涂有黄油的面包,中间夹有一薄层的肉片、干酪或其它美味的食品

  65. 三年五载 sān nián wǔ zài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66. 三朋四友 sān péng sì yǒu

    泛指各种朋友。

  67. 三七开 sān qī kāi

    [a seventy-thirty ratio]∶三成七成的比例

  68. 三亲六故 sān qīn liù gù

    亲戚故旧的总称。

  69. 三亲六眷 sān qīn liù juàn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70. 三秦 sān qín

    [central Shanxi plain] 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71. 三秋 sān qiū

    [the three autumn jobs (harvesting, ploughing and sowing)]∶指秋收、秋耕、秋播

  72. 三三两两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73. 三生 sān shēng

    [the three lives of rebirth]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

  74. 三生有幸 sān shēng yǒu xìng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75. 三牲 sān shēng

    [the sacrifice (pigs,sheep and cows)]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分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两种

  76. 三省 sān xǐng

    [three ministries]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77. 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78.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79. 三世 sān shì

    [three generations]∶三代,常指祖孙三代

  80. 三思 sān sī

    [think again and again]反复思量,再三权衡

    凡事要三思,免得后悔

  81. 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82.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83. 三通 sān tòng

    [tee]∶有横向出口的短管,用于连接与该管成直角的管道

  84. 三头六臂 sān tóu liù bì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85. 三峡 sān xiá

    [the Three Gorges (Qutang Gorge,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86. 三下五除二 sān xià wǔ chú èr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87. 三夏 sān xià

    [the three summer jobs (planting, harves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指夏种、夏收和夏管

  88. 三鲜 sān xiān

    [aquatic foods] 多种鲜美的做菜或馅的原料,如虾、鸡、鱼、海参等

    海味三鲜

  89. 三弦 sān xián

    [samisen;samsien;Chinese trichord sanxian] 弦乐器,琴身两面蒙蟒皮,上端有长柄,有三根弦,用于曲艺伴奏

  90. 三相电流 sān xiāng diàn liú

    [three-phase current] 通过三根导线,每根导线作为其他两根的回路,其三个分量的相位差依次为一个周期的三分之一或120位相角的电流

  91. 三言两语,三言两句

  92. 三元 sān yuán

    [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93. 三月 sān yuè

    [march]∶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94. 三灾八难 sān zāi bā nàn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95. 三只手 sān zhī shǒu

    [pickpocket]〈方〉∶扒手

  96. 三资 sān zī

    [enterprises in the three forms of sino-joint venture,cooperative business and exclusive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侨资、外资、中外合资的合称

    三资企业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字部】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说文解字

【穌甘切】-【卷一】

【原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數名。天地人之道也。
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
於文一耦二爲三。成數也。
此依韵㑹所引。韵㑹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从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爲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
凡三之屬皆从三。
穌甘切。古音在七部。
古文三。
文一重一。

三字文言文解释

sān

①<数>三;第三。

②<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

【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