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中国经济拆分为汉字:
中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中字字源来历,中字演变
1. 中 [zhōng]2. 中 [zhòng]中 [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表示……
国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国字字源来历,国字演变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
经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经字字源来历,经字演变
1. 经 [jīng]经 [jīng]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作为思想、道德、……
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济字字源来历,济字演变
1. 济 [jì]2. 济 [jǐ]济 [jì]渡,过河:同舟共~。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补益:无~于事。济 [jǐ]〔~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濟)……
查询词语:中国经济
汉语拼音:zhōng guó jīng j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
It is not just the economy that seems to outstrip all the sceptics, but diplomacy as well.
不仅中国经济似乎超出了怀疑论者的意料,而且外交方面也是如此。
China's growth has been so consistently explosiv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at it's easy to forget that.
过去20年,中国经济持续爆炸性增长,使我们很容易遗忘上述问题。
China now stands ready to absorb some of that surplus saving to promote a shift toward internal demand.
而如今,中国愿通过吸收一些剩余储蓄的方式来促进中国经济由外需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
They said there is just a 35% probability that China will be able to maintain growth rates over 10% over the next decade.
他们还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保持10%增长的可能性仅为35%。
In the debate over the long-term outlook for China's economy, count Australian Ambassador to China Geoff Raby among the unmitigated bulls.
有关中国经济长期前景的讨论中,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Raby)可以说是铁杆唱多者之一。
Imagine how much less inclined they will be to do so if they are frightened by a Chinese economic slowdown.
想象一下,如果他们受到中国经济发展放慢的惊吓,他们将会如何。
If that were true in 1972 when China's economy had been laid low by mad collectivist experiments, how much truer it is today.
如果在1972年中国经济被疯狂的集体主义实验拖下水时,这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如今这种说法更加正确。
The current obsession with how soon China's economy will overtake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bsurd.
当前有关中国经济将如何尽快超越美国的痴心是荒谬的。
Prodded by some far-sighted diplomats, Australia wa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to wake up to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China.
在一些高瞻远瞩外交官的提醒下,澳大利亚成为最早认识到中国经济潜力的国家之一。
在中央政府强力调控下,曾经过热的中国房地产经济开始降温。如今,楼市调控产生的更大作用——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其效果开始显现。有关专家指出,房地产过热暴露出中国经济一个大问题: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实体经济利润空间缩小,大量资金流向回报率高的房地产业,致使该行业价格最终暴涨。虽然房地产业能拉动经济,但经济发展不能靠高房价,泡沫一旦破裂,经济将长时间难以恢复。挤掉泡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是,以满足需求作为经济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多元驱动作为满足需求、由大变强的现实途径,以协调来校正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要有系统思维,制定出富有远见的战略,着力优化动力结构,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经济发展需从历史、地理、增长、未来、联动、新科技、国际和空间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
地理
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脱离传统经济,不能脱离现有产业基础;中国经济发展需考虑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北部山脉以及大江、大河、湖泊、湿地、河流等山川大势;中国经济发展要把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结构升级有机结合,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期竞争能力提升的关系。
潮流
中国经济发展要顺应未来发展趋势与潮流,把握未来,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要考虑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政策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需考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生产方式的充分利用,抓住新科技革命催生新产业的战略机遇;中国经济发展要从世界大环境下确定比较优势,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发展要与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发展、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等角度考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世界
中国经济要深植于世界的资源、生产、研发、设计、创新、贸易、金融和知识等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高度开放和对外连接的国内市场,集结全球资源和要素,兼收并蓄,多元融合。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增长率高达6.9%,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前行。作为体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12年1-9月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已经回落到7.7%。相较于中国过去30年接近10%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更是接近11.2%的增长速度。因此在10%或者8%以下,显然是经济增长变缓。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种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变缓。
增长保八
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要保八,否则居民收入就会下降,社会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已经回落到8%以下的增速,到9月份中国的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000万。换句话说到9月份为止,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的新增就业数的114%。1—9月份统计的城镇失业率是4.1%。
而且到9月份的时候,有18个省、市、自治区还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的增长幅度接近20%,这就意味着劳动力还是不足的,招工难,剩余就业难。换经济增速达到8%以下,中国仍然能够承受。
三次回落至7%
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经济增速为7.6%。回溯历史,1998年以来的15年里,中国经济增速有三次回落至7%平台,其中1999年上半年的增速同样为7.6%(按当时发布的数据,下同)。第一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从1997年的8.8%,落至1998年的7.8%,进一步回落至1999年的7.1%。第二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的猛烈冲击,措手不及的中国经济增速从2008年三季度的9.0%猛落到四季度的6.8%、2009年一季度的6.2%、二季度的7.9%。第三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到2012年二季度增速再度回落到7%平台,为7.6%,此后连续5个季度运行在7.4%至7.9%之间,期间略有反弹,但总体趋势是小幅下行。
恢复增长
截至2019年1月底,中国经济增长在2018年取得6.6%的好成绩,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
2020年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最新经济数据。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步入复工复产快车道的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复苏态势仍在延续。
2020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疫情大考下2020年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的基础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2021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2021年12月17日,经最终核实,2020年,GDP现价总量为101356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24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1个百分点。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202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
2022年5月25日,2022年1—4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4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物流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农产品、能源采矿等基础产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3.6%。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超过百万亿,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从增速看,社会物流总额当月同比下降3.0%,累计增速较前期回落2.6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公告显示,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3个百分点。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2023年5月2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占GDP比重提升至41.5%,超过四成。此外,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45个国家级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占GDP比重近两成。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强表示,中国经济2023年预计增长5.2%。
2024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介绍,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202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围绕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是健康、可持续的。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超过30%,这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也离不开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