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絜矩之道拆分为汉字:
絜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絜字字源来历,絜字演变
1. 絜 [xié]2. 絜 [jié]絜 [xié]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大。”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絜 [jié]古同“洁”,干净。廉洁。明亮。修整;修饰。……
矩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矩字字源来历,矩字演变
1. 矩 [jǔ]矩 [jǔ]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尺(曲尺)。~形(长方形)。力~(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法则,规则:循规蹈~。……
之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之字字源来历,之字演变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道字字源来历,道字演变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方法,办法,技术:门~。医~。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指“道教”(中……
查询词语:絜矩之道
汉语拼音:xié jǔ zhī dào
儒家絜矩之道的现代诠释
在团队管理中,领导应该秉持絜矩之道,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榜样。
絜矩之道强调公平正直,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他行事一向遵循絜矩之道,从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企业经营中,坚持絜矩之道,能够确保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絜矩之道要求我们在做事时要权衡利弊,不可偏听偏信,以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作为一名法官,他始终坚守絜矩之道,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遵循絜矩之道,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关爱和支持。
絜矩之道告诉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他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总是秉持絜矩之道,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絜矩之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积极践行这一原则。
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絜矩之道,能够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他为人处世一向遵循絜矩之道,从不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
絜矩之道要求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遵循絜矩之道,通过正当竞争来赢得市场份额。
他作为公司的领导,始终坚守絜矩之道,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
絜矩之道强调诚信为本,是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各国应该遵循絜矩之道,以和平、合作、共赢为目标。
他坚持用絜矩之道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絜矩之道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能忽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作为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絜矩之道,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zhǎng)长(zhǎng),(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解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背弃。
(5)絜(xié)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译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关于忠恕,儒家经典论语有孔子的诠释如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之二三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之一二
絜矩之道实为忠恕思想的一部分,言应当以己度人、体贴下属。此言出自《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的段落,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的“君子”,当释为贵族,与一般认为的“品行高尚的人”不同。因而这里的絜矩之道,主要是指的为官之道,与“上行下效”、“为民父母”并为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絜矩之道”是指以推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以下是对“絜矩之道”的详细解释:
一、词语释义
絜:度量、约束之意,也有解释为束缚、规整。
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絜矩: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即遵循一定的法度和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具体含义
以身作则:品德高尚的人总是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树立榜样,影响他人。
推己及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己度人,体贴下属或他人。
公平公正:内心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客观公正的标准来处理事务。
中庸合德:做事中庸之道,既不过分也不及,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
三、实际应用
在上位的人如果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如果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如果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反之亦然。这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是“絜矩之道”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四、文化背景
“絜矩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之一,与儒家的“忠恕之道”紧密相连。它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可以达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目的。
在古代社会,“絜矩之道”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