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甘草热度:446

词语甘草拆分为汉字:

甘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甘字字源来历,甘字演变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美好:~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自愿,乐意:~愿。~拜下风。姓。……

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草字字源来历,草字演变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查询词语:甘草

汉语拼音:gān cǎo

词语甘草基本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 毛。荚果弯曲,呈褐色。主根甚长,粗壮,红褐色,有甜味。可供药用,有润肺、止咳和解毒作用。

词语甘草详细解释

  1. 美草。

    《韩诗外传》卷五:“西方有兽名曰蹷,前足鼠,后足兔,得甘草必衔以遗蛩蛩距虚。”《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荐” 唐 陆德明 释文:“荐, 司马 云:‘美草也。’ 崔 云:‘甘草也。’”

  2.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有甜味,可以入药。亦可作烟草、酱油等的香料。

    《淮南子·览冥训》:“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南史·夷貊传下·宕昌》:“ 梁天监 四年,王 梁弥博 来献甘草、当归。”《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好甘草!性平无毒,能随诸药之性,解金石草木之毒,市语叫做‘国老’。”

  3. 荠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师旷占》曰:‘……岁欲甘,甘草先生。’”原注:“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谚曰:甘草先生则麦熟,苦草先生则禾不熟。甘草,薺;苦草,黄蒿也。”

  4. 藤的一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甘草非国老之药者,乃南方藤名也……以条叶俱甘,故谓之甘草藤,土人但呼为‘甘草’而已。”

  5. 指茶。

    宋 陶穀 《清异录·甘草癖》:“草中之甘,无出茶上者。宜追目 陆氏 为甘草癖。”

词语甘草在线造句

  1. 这是一个最好的品种和数量,为促进宁大特点是成熟果实,烟、甘草到底。

  2. 颜色深暗的思波斯果园2001展现出焦油,甘草,灌木丛和新橡木等复杂的香气。

  3. 今天,我们花了点时间试着去找一种清香怡人的黑色甘草……

  4. 甘草用于化痰已有几个世纪了。

  5. 在台阶顶上,一个穿着印花裙子的胖女人递给一个小女孩甘草棒棒糖。

  6. 此酒呈现出美丽的石榴石般亮丽的红色,原木的芳香中可以感到红果、甘草和香草气息。

  7. 在锅中加入水,放入药蜀葵、甘草、草莓、丁香、陈皮、茴香、桉树叶。

  8. 结果甘草酸铋钾能使溃疡面积和胃液量减小、降低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

  9. 与糖果主题相一致的是,也曾有传闻说她要将其命名为甘草糖。

  10. 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无溶血与致凝聚作用。

  11. 甘草次酸已被应用于临床,药用开发前景广阔。

  12. 这就像在甜品店工作一旦偷吃了一口甘草什锦糖就对一切糖果都欲罢不能了

  13. 结论对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14. 酒评:酒体呈红宝石色,开瓶伴随有成熟水果的浓郁芳香,入口层次分明,甘草、丁香的香。

  15. 色泽深红,香味丰富,酒体饱满,口感强劲有力,余味绵长、有县香草、甘草和烟熏味。

  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17. 中国古今医学家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一向善于用甘草

  18. 综述了甘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9. 甘草素是甘草中的一个重要的查尔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20. 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菊咽炎颗粒中的金银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

  21. 为芍药甘草配伍应用及其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22. 散发着成熟的黑醋栗,葡萄干以及甘草水果的甜味,带有复杂的乡村气息和橡木桶味道。

  23. 强烈的皮革,甘草和铅味,酒体丰满,单宁柔顺坚实,回味悠长。

  24. 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甘草合剂质量控制方法。

  25. 甘草甜素DGL已成为为“衬塔默”之称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26. 最初是浓郁又丰富肉汁味道,甘草、罗甘莓、黑加仑子的味道紧接而来。

  27. 紫藤瓶子的故事;在镀金甘草木上丘比特之箭穿心的故事。

  28. 结果甘草酸的提取、纯化以及抗炎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发展。

  29. 在其原生地欧洲,利甘草并不会排挤其他植物或扩张领域。

  30. 结论:复方甘草酸甙片联合肝素软膏治疗湿疹疗效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31. 概述:本司甘草酊主要采用中国东北地区产的甘草,用乙醇浸提制得甘草酊。

  32. 缓解不适--对于偶尔的或是季节性的眼睛,皮肤,上呼道炎症,有刺荨麻,苔儿属,小米草和欧亚甘草来缓解。

  33. 方法针对根茎类中药甘草的物性特点,设计了剪切力为主的实验机,并与现有销棒式粉碎机进行了粉碎实验结果的对比。

  34. 该啤酒被描述成是集合了柠檬、焦糖、太妃糖、淡淡的甘草以及茴香味道。

  35. 酒体醇厚丰满,单宁柔和,朴实,坚韧,有甘草和茴芹的香料气味。

  36. 某些非处方产品可能包含甘草根、维生素C、维生素K、大豆和对苯二酸。

  37. 结论甘草酸对大鼠梗阻性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无预防作用。

  38. 归一化排除了一些干扰,使特征更加明显,野生和栽培甘草聚类结果非常理想。

  39. 目的:了解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4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41. 主要成份:红石榴素、常青藤、天然桑树萃取精华、甘草萃取液、葡萄柚精华。

  42. 成份:清纯橄榄精油、红参、广霍香、甘草萃取物、洋甘菊、天然芦荟提取液等。

  43. 标题新疆甘草属的生态分布及其经济利用。

  44. 目的:探讨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配伍的化学内涵。

  45. 第一天,神农氏在路边发现了一株植物,叶子是椭圆形的,他吃了之后感到身体清爽了许多。于是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甘草”。

  46. 简单甘草(扩大干基)或匍匐根茎可以赞成。

  47.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当归、川芎、干姜、甘草进行鉴别。

  48. 成份:薰衣草精华萃取液,皂角、甘草、芦荟、CAB、氨基酸活性剂等。

  49.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50. 目的:考察不同比例桔梗和甘草皂苷合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51. 结论: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物质群(组)主要为水组分、30醇组分。

  52.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53. 甘草、麻黄若与洋地黄、地高等强心西药合用,可诱发洋地黄中毒、引起心律失常。

  54. 成份:芦荟、洋甘菊、甘草提取精华、香蜂草、维他命F、玫瑰精华、免疫多糖细胞激活剂。

  55. 目的:测定甘草酸二铵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

  56. 慢火煮至液体量为原来五分之一,将甘草和桉树叶挑出。

  57.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

  58. 成份:玫瑰提取液、皂角提取液、甘草、氨基酸活性剂等。

  59.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甘草作系统研究。

  60. 深暗红色。散发浓郁的灌木丛香辛辣味以及成熟的红色水果和甘草的芳香。将单宁持久的香味和温暖的口感完美的组合。

  61. 从香料基层得到包括檫,当归,萨萨帕里拉和甘草

  62. 迷人和爱抚,茉莉比诺是一个妖娆的花卉和珍贵的木香调与杏仁和甘草口音丰富的组合。

  63. 目的介绍甘草酸的研究现状。

  6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65. 典型的桑吉奥维斯葡萄的香气伴随着烟草、欧亚甘草与可可的芳香。

  66. 酒体柔和,均衡,浓缩,具有浓郁的黑色水果(李子,桑椹)以及甘草,香草和胡椒的香气。

  67. 结论: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符合《中国药典》的验证规定。

  68. 我们戴着甘草戒指,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69. 熊果苷、海洋珍珠净白精华、维他命C、甘草精华、珍珠粉。

  70. 口感饱满,充满地中海风情的甘草香和成熟果香互相交织。

  71. 现有资料表明,每日摄取100毫克甘草酸对绝大多数成人来说,不太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72.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减轻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

  73. 口感圆润甘醇,带有馥郁的果香,还透出肉桂、奶油太妃糖和甘草的香味。

  74. 本组合物原料由燕麦、芦笋、甘草组成,还含有珍珠粉。

  75. 结论:复方甘草片治疗老年刺激性干咳疗效确切且安全。

  76. 甘草的味道总是令我想起了我们在乡村的老房子。

  77. 结论甘草酸的溶出率与麻黄在整个处方中的用量成正相关。

  78. 典型的紫罗兰芬芳伴着浓郁的李子、黑樱桃及甘草的复杂香气。

  79. 概括了甘草活性成分的美白和防晒机理;

  80. 目的:建立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81.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对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词语甘草百科解释:

甘草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甜根子,拉丁文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