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艸” 、“屮” 在《说文》 中都是部首字。“屮” 是初生的小草。《说文》 : “屮, 草木初生也。 ” 甲骨文写作 “” (读chè, 是刚长出地面的小草形)。“艸” (草)是草本植物的总称。《说文》: “艸,百卉也。” 艸字后来只作部首,俗称 “草字头” 。而 “草” 字原本指一种叫作 “麻栎” 的乔木的子实。可以用来染黑色(黑古称皂色。皂与 “早” 同形) 。 “皂” 加 “艸” 成 “草” 。 草字的金文也写作 “
” 或 “
” 。 都是草叶的形状。秦石鼓文将 “早” 置于 “茻” (读mǎng,草丛,草莽)之中而写作 “
” , 由此成为形声字。 小篆省去下边的 “艸” 而写作 “
、
” 。 至此, “艸” 与 “草” 成为两个字。 而 “卉” 在《说文》中也称为“艸之总名” , 楚帛书、 小篆写作 “
、
” , 确象一丛草形。 古人造字以三为多,用三个 “屮” 表示很多草当是泛指草木,引申花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名〉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grass]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hay]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未开垦过的荒地 [wasteland]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文书的底稿;初稿 [draft]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一种书写体 [script type of calligraphy]。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
粗糙;粗劣 [rough;coarse]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匆促,急促 [hasty]。如:草蹙(匆促)
〈动〉
割草,除草 [mow]。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创造;创立 [create]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草拟;起稿 [draft]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
雌马 [mare]。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草案 cǎo àn
[draft] 未正式确定的或只是公布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
草坂 cǎo bǎn
[grassy slope] 长满草的山坡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草包 cǎo bāo
[straw bag;straw sack]∶类似麻包大小的草制袋子
草本植物 cǎo běn zhí wù
[herb]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结种子的草质的或保持草质的植物
草标儿 cǎo biāo ér
[grass stick on goods for sale;wisp of straw marking articles for sale] 旧时物件出卖时插于其上的草秆
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水浒传》
草草 cǎo cǎo
[hastily;carelessly;roughly] 马虎;简陋从事;不细致或不全面;慌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草草了事 cǎo cǎo liǎo shì
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草测 cǎo cè
[preliminary survey] 进行初步的、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
草场 cǎo chǎng
[meadow] 天然或人工培育的大片放牧草地
草创 cǎo chuàng
[start an enterprise]∶开始创建;开始进行
草创时期
草丛 cǎo cóng
[thick growth of grass] 丛生的草
草地 cǎo dì
[grassland]∶长草的地方
草甸子 cǎo diàn zǐ
[grassplot;grassy marshland]〈方〉∶野草丛生的洼地
草垫,草垫子
草垛 cǎo duǒ
[hayrick;haystack] 存放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草房 cǎo fáng
[thatched cottage] 用茅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盖的房子
草稿 cǎo gǎo
[rough draft;manuscript] 草底儿
草菇 cǎo gū
[straw mushroom] 一种香菇属蕈类,足长,冠薄,可食
草荒 cǎo huāng
[farmland running to weeds] 农田里杂草丛生,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草灰 cǎo huī
[plant ash;barilla]∶草木灰
草鸡 cǎo jī
〈方〉
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草荐 cǎo jiàn
[palliasse] 草垫子
草芥 cǎo jiè
[worthless;be mere nothing] 小草。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草窠 cǎo kē
[thick growth of grass] 方言。草丛
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鲁迅《祝福》
草寇 cǎo kòu
[robbers in the mountain] 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草料 cǎo liào
[forage;fodder]∶家畜的植物性食料,包括青料与干料、茎叶与谷粒等
那里收草料时,有些常例钱钞。--《水浒》
草庐 cǎo lú
[thatched cottage] 茅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草驴 cǎo lǘ
[jenny ass;female donkey] 母驴
草绿 cǎo lǜ
[grass green] 绿而略黄的颜色。即军装绿
草马 cǎo mǎ
[mare] 母马;也指未经调驭的马
草码 cǎo mǎ
[suzhou numerals used by old shopkeepers to mark prices] 旧时的数字号码。也叫苏州码子
草莽 cǎo mǎng
[a thick growth of grass]∶丛生的杂草
零落同草莽。--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草帽 cǎo mào
[straw hat] 草织或草编的帽子
草莓 cǎo méi
[strawberry] 从草莓属植物中生长的多汁可食的、通常为红色的果实
草昧 cǎo mèi
[primitive;uncultured] 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
天造草昧。--《易经》
草木灰 cǎo mù huī
[plant ash] 草、木、树叶等烧剩的灰,含钾,常用作农家肥料,用来促使苗杆变硬、抽穗
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草拟 cǎo nǐ
[draft;prepare;draw up] 起草;初步拟出
草拟文件
草皮 cǎo pí
[sod;turf] 连泥带土铲下来的草,用来绿化铺草坪或沤作农家肥
草坪 cǎo píng
[grassland;meadow]∶草地
草签 cǎo qiān
[initial] 缔约国代表在条约草案上非正式地签署自己姓名。草签后有待各自政府同意并正式签字后条约才有效
草签文本
草书 cǎo shū
[grass characters;calligraphy executed with strokes flowing together;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 汉字六体中继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时速度快
草率 cǎo shuài
[carelessly;perfunctorily] 马虎;不细致;粗略
草率从事
草索 cǎo suǒ
[straw rope] 草绳
草台戏 cǎo tái xì
[performance on the simple stage in rural areas] 在农村简易舞台上演的戏
草堂 cǎo táng
[thatched cottage]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草图 cǎo tú
[sketch;rough map] 初步画出的图样
一幅画的草图
草席 cǎo xí
[straw (grass) mat] 用草本植物编制的各种卧垫
草鞋 cǎo xié
[straw sandals] 用稻草或其他长纤维草手工编制的一种简易鞋
草写 cǎo xiě
见草书
草药 cǎo yào
[medicinal herb (plant)] 植物花蕾、子实、茎叶、根须构成的一类中药
草野 cǎo yě
草野 cǎo yě
草鱼 cǎo yú
[grass carp] 一种鲤科淡水鱼,体长圆微绿,人工养殖供食用
草原 cǎo yuán
[grassland;prairie] 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
草约 cǎo yuē
[draft treaty;protocol;draft agreement] 有待正式签字后方能生效的条约
草泽 cǎo zé
[swamp;grassy marshland]∶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
草纸 cǎo zhǐ
[coarse straw paper]∶以稻草等为原料制成的纸
草字 cǎo zì
[my name]∶旧时向对方介绍自己名字的一种谦称
【申集上】【艸字部】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自保切】-【卷一】
【原文】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聲。
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
逗。
木部。栩?也。其皁一曰樣。又曰。?、栩也。又曰。樣、栩實也。按此言櫟者、卽栩也。陸璣云。栩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爲杼。或謂之栩。其子爲皁。或言皁斗。其殻爲汁。可以染皁。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或云橡斗。按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於六書不可通。象斗字當從木部作樣。俗作橡。
自𠈃切。古音在三部。周禮大司徒。其植物宜早物。假借早晚字爲之。籒文作?。
①<名>草;草本植物的总称。《观沧海》:“树木丛生,百~丰茂。”《敕勒歌》:“风吹~低见牛羊。”
②<名>荒野;草野。《<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③<名>乡间;民间。《五人墓碑记》:“况~野之无闻者欤?”
④<形>粗糙;粗劣。《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具。”
⑤<名>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
⑥<名>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如“狂草”、“真草隶篆。”
【草鄙】粗野鄙陋。《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之人也,何足问?”
【草草】1.草木茂盛的样子。苏轼《各子由记园中草木》:“君看藜与藿,生意常~。”2.忧愁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3.辛苦的样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4.匆促。杜甫《送长孙九待御赴武威判官》:“闻君适万里,取别何~。”
【草创】1.开始创建或创办。《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2.起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就,会遭此祸。”
【草次】1.匆忙急遽。2.露宿于草野间。
【草蹙】仓猝;匆忙。
【草菅】1.草茅,喻轻贱。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然。”(艾:通“刈”。)后称任意残杀人命为“草菅人命。”2.草野;民间。陆游《薏苡》:“呜呼!奇材从古弃~,君试求之篱落间。”
【草芥】比喻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
【草具】指粗劣的食物。《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
【草莽】1.荒野。陶渊明《归园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2.草野;民间。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之中而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