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打草惊蛇热度:511

词语打草惊蛇拆分为汉字:

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打字字源来历,打字演变

1. 打 [dǎ]2. 打 [dá]打 [dǎ]击,敲,攻击:~击。殴~。~杀。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做,造:~首饰。~家具。拨动:~算盘。揭,破,凿开:~破。~井。举,提起:~灯笼。~起精神。涂抹,印,画:~……

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草字字源来历,草字演变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惊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惊字字源来历,惊字演变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出人意料的:……

蛇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蛇字字源来历,蛇字演变

1. 蛇 [shé]2. 蛇 [yí]蛇 [shé]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蜕。~行。~蝎。~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添足。蛇 [yí]〔委(wěi )~……

 

查询词语:打草惊蛇

汉语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近义词:顾此失彼操之过急风吹草动急功近利打草蛇惊因小失大

反义词:引蛇出洞纹丝不动敲山震虎欲擒故纵

词语打草惊蛇基本解释

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词语打草惊蛇详细解释

  •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词语打草惊蛇在线造句

  1. 最后他们决定最好不要打草惊蛇并且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2. 警方推断,内里必有“猫腻”,为不打草惊蛇,民警暗暗记在心里,并未轻易尝试入内。

  3. 但这些人的家人没有受到盘问,以免打草惊蛇,他们都已经在安全机构监控之下。

  4. 等着瞧!我们不要打草惊蛇,慢慢靠近他,把他逮个正着。

  5. 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6. 打草惊蛇故事发生在建州,有一天,城内有个人丢失了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

  7. 另外,此事在水落石出之前,还是要尽量少露风声,MonclerGiubbotti,鬼墓山016,避免打草惊蛇

  8. 消息指她们都比平日“格外小心”,以免打草惊蛇,故媒体也未能得知她们的身份。

  9. 打草惊蛇”这个成语就是由上面这个故事产生的。

  10. 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

  11. 你计划怎么阻止他?切莫打草惊蛇,事情变得有趣极了。

  12. 北京国际学校打草惊蛇

  13. 我们跟紧他不要打草惊蛇

  14. 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15. 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16. 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17. 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18. 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

  19. 我爬山时一定带根棍子,既可以当柺杖,又可以打草惊蛇

  20. 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避免打草惊蛇,等对方松懈后,可一举进攻。

  21. 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22. 最后他们决定最好不要打草惊蛇并且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23. 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24. 你这样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困难。

  25. 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26. 你调动这么多警力,岂不打草惊蛇?歹徒当然早就跑掉了。

  27. 记者象是一群狗,但有打草惊蛇,就开端吠个不绝。

  28. 我是说我不想打草惊蛇

  29.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30. 侦破工作应谨慎保密,不要打草惊蛇

  31. 这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32. 消息指她们都比平日\"格外小心\",以免打草惊蛇,故媒体也未能得知她们的身份。

  33. 这件事得不动声色慢慢跟他磨,否则一打草惊蛇后,很难说服他。

  34. 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词语打草惊蛇百科解释: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