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三昧热度:222

词语三昧拆分为汉字:

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三字字源来历,三字演变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昧字字源来历,昧字演变

暗,不明: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昏,糊涂,不明白: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隐藏,隐瞒: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冒犯:冒~(多作谦辞)。……

 

查询词语:三昧

汉语拼音:sān mèi

词语三昧基本解释

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词语三昧详细解释

  1. 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

    《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晋 慧远 《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宋 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 妙真 、 普济 ﹞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 昶 之绩而嗣 忠 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

  2. 奥妙;诀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 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説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 《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3. 指三昧真火。

    《封神演义》第八回:“ 太一真人 动了心中三昧, 毘芦仙 亦显神通。”

词语三昧在线造句

  1. 三昧之中也没有一般人惧怕的虚幻景象,更不会走火入魔,引病上身。

  2. 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苏轼称其“入刀笔三昧”。

  3. 能完美地进入三昧并与万物相应者,得称之为修行完备之人。

  4. 在修练无上瑜伽之后,每当进入三昧与人交往时,行者对所有的人都变得异常恭敬有礼。

  5. 这种与专注对象的同一被称作三昧

  6. 同样的,对自己的金刚兄弟有恶念,亦是破了三昧耶戒。

  7. 在这种三昧中,知识可以说是“充满真理”。

  8. 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入禅定三昧了。

  9. 我们想要把烦恼舍掉,念佛三昧早日成就,不用这个方法,就很难达到目的。

  10. 在各种心中,只有经过三昧净化的心才摆脱了所有潜在业力和一切欲望。

  11. 就这样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子綦才慢慢地由三昧中苏醒过来。

  12. 但从三昧中获得的知识更高级。

  13. 当所有精神涣散得以消除并且心住一处时,便进入三昧状态。

  14. 那麽这种的力量,是要你专心去诵念才得到这种的三昧

  15. 当我在三昧状态中时,我也能做到空。可是这种空,还是经由感觉查知的。

  16. 在世俗状态下他们是力量,但对于三昧它们是障碍。

  17. 在无伺三昧中,心会变得纯粹。

  18. 三昧加于人心的印迹将抹去过去所有其他印迹。

  19. 口头说三昧

  20. 你若未破三昧耶,你终将成佛。

  21. 但即使是着三支对无种三昧也没有直接帮助。

  22. 你若具备了虔敬心,便能持守三昧耶,你也就能在十六生世之内获得解脱。

  23. 做到了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即是念佛三昧境界。

  24. 略论游戏三昧在苏轼绘画观中的渗透

  25. 他虽年过花甲,却如此容光焕发,这个中三昧,连他自己一下也说不清。

词语三昧百科解释:

三昧

三昧(sānmè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 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