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丁嘴跑驴热度:191

词语丁嘴跑驴拆分为汉字:

丁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丁字字源来历,丁字演变

1. 丁 [dīng]2. 丁 [zhēng]丁 [dīng]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成年男子。人口。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嘴字字源来历,嘴字演变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跑字字源来历,跑字演变

1. 跑 [pǎo]2. 跑 [páo]跑 [pǎo]奔,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步。奔~。赛~。很快地移动:~动。逃:~出笼子。漏泄:~电。~气。为某种事物奔走:~买卖。~外的。~堂。~码头。~单帮。跑 [páo]走兽用脚刨地:~糟(牲口……

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驴字字源来历,驴字演变

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骡。~皮胶(亦称“阿胶”)。驴皮影。~唇不对马嘴。……

 

查询词语:丁嘴跑驴

汉语拼音:dīng zuǐ pǎo lǘ

近义词:跑驴宋集跑驴

词语丁嘴跑驴基本解释

丁嘴跑驴,江苏省宿迁市传统舞蹈,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丁嘴跑驴是分布在江苏省北部宿迁一带的一种跑驴舞蹈形式,主要源于宿豫区丁嘴镇(现大兴镇)。表演形式主要有“单驴”和“多驴”表演,主要道具有跑驴、诙谐的服装。丁嘴跑驴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艺人已传承五代,被宿迁市各乡镇(街道)作为“送戏下乡”节目。

2009年—2010年,“丁嘴跑驴”分别被列为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丁嘴跑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遗产编号:JSⅢ-36。

词语丁嘴跑驴百科解释:

丁嘴跑驴历史渊源

跑驴是一种民间社火舞蹈形式,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北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丁嘴跑驴是分布在江苏省北部宿迁一带的一种跑驴舞蹈形式。据说,在清代中期已在民间盛行。当地有关跑驴说法很多,一说根据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这一民间故事编创演绎的流传下来;二说是由山东及徐州一带“跑竹马”发展而成并传入宿迁;三说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场景和情节进行整理加工而成,在农闲时节伴以社祭活动,以此祈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image.png

丁嘴跑驴有据可查的历史近百年,自清代末年起,早期的代表人物有丁德贤等,他们自清末时期就开始从事丁嘴跑驴的表演和传承。民国时期,从事丁嘴跑驴表演的代表人物有丁其善、蔡敦成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陈太柱为代表的新一代艺人,对丁嘴跑驴进行了改进,将北方跑驴技艺溶入其中,丰富了丁嘴跑驴的表演内容。改进后,丁嘴跑驴更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从事丁嘴跑驴表演的民间艺人数量也随之增长,曾一度达到村村有跑驴队的规模,跑驴队年节时走村串户,灰谐幽默的表演,显得热闹非凡。改革开放以来,丁厚才、陈怀来、陈太柱、周飞等人又将当地跑驴技法编入丁嘴跑驴的广场表演套路之中,组织动员少年儿童参与跑驴活动。

丁嘴跑驴舞蹈特色

  1. 表演形式

    “单驴”表演

    丁嘴跑驴“单驴”表演,由两人表演,一为骑驴者,多为女性,装扮显羞涩,另一为赶驴者(或牵驴者),多为男性(或男扮女装),常扮相丑角,也是表演中最出彩的角色。

    “多驴”表演

    丁嘴跑驴“多驴”表演,一般是由辅以小驴。在表演中,骑驴者的步伐主要有“平闪步”“上、下山步”“跑驴步”“惊驴跳”“大跑步”“过河步”等十余种。赶驴人(或牵驴人)有“横扭步”“小跑步”“后踢步”“踢驴步”“抬驴步”“追驴步”等。动作有赶驴、牵驴、坐驴和追驴等。

  2. 表演细节

    丁嘴跑驴的表演难度在于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分开,上半身表演骑驴者,塑造人的形象;下半身表演驴的动作,塑造驴的形象。上半身通过头、手臂、腰的动作来表现骑驴者的喜怒哀乐;下半身通过不同的走、跑、跳、扭、蹲步的节奏和造型的变化来表现驴的俏皮、淘气、活泼的形象及倔犟的性格特点。

    跑驴多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唱有舞。丁嘴跑驴在广场表演中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进场起式。一般由20—50头“小毛驴”被牵驴人赶着,排着整齐方阵上场;二是大跑圆场。由“头驴”带领围绕场地奔跑。在跑场过程中,牵驴人面带喜悦,手拿驴鞭子,仰视前方,作挥鞭表演;三是童趣逗驴。此段落节奏舒缓。在“七字锣鼓”音中,由圆场队可变为面向观众的多路纵队,骑驴的“小媳妇”与牵驴“丈夫”逗趣,整场表演气势宏大,加之锣鼓唢呐渲染,气氛推向高潮。

  3. 表演道具

丁嘴跑驴的表演道具一般是由竹子扎成毛驴状,外面用黑色或灰色毛绒布进行装扮,扎制两条人腿模型并分别固定在毛驴两侧,栓上缰绳,毛驴中间扎成直径能够容一人腰围大小的孔。

跑驴:跑驴的制作一般近似真驴的大小,形状也近似真驴,跑驴的装饰具有民间特色,大红大绿,较粗旷,表演者背着就可以表演,可以一人独立表演,亦可以多人多组表演。

服装:表演者的服装一般以黄、绿绸缎布料制作,具有典型的北方民间服装特征,女的脸上涂脂抹粉,头戴红花,身穿长裙。男的着一身白色衣服,腰间系上红腰带,头上扎着白头巾,手上拿着长鞭,男女的着装均显示农闲时的自由和小夫妻之间的甜蜜和谐。

器乐:有鼓、锣、钹等,敲打器乐的一般由4—5人组成 。

丁嘴跑驴传承保护

  1. 传承状况

    “丁嘴跑驴”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财力、精力和时间。在人民群众娱乐形式多元化的现代,如何把“丁嘴跑驴”的传统技艺全面系统地传承下去,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一是,一些民间老艺人的收入没有保障,难以维持生计;二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对其兴趣不足;三是,留在家乡的成年人,也多因家中事务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活动,至使学而不专,慢慢形成传承人断层现象,制约了传承工作的开展。

  2. 传承谱系

    代数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年份

    1896—1923

    1924—1949

    1950—1970

    1971—1990

    1991—

    主要传承人物

    丁德贤

    丁其善、蔡敦成

    丁成飞、张力俊、陈太柱

    丁厚才、陈怀来

    周飞、丁嘴小学100余名学生

丁嘴跑驴社会影响

  1. 获奖记录

    2012年,在宿豫区春节文艺汇演中,丁厚才编导的由36位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组成的老年跑驴队表演的《丁嘴跑驴闹新春》获优胜节目和优胜单位奖;2012年6月,老年跑驴队代表宿迁市参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表演,获优秀传承最高奖;2012年10月,参加宿迁市“欢乐西楚·文化大巡游”,获优秀表演奖;2012年7月,成人跑驴队参加市首届民间文艺展演出,获优胜展演奖。

  2. 重要演出

    2013年4月,“丁嘴跑驴”在丁嘴镇14个村进行了廉政文化进村(居)演出;2013年7月,“丁嘴跑驴”参加苏北片区《清风扬帆》廉政文化晚会演出;2018年,宿迁140场“好戏”送下乡,为基层农村群众表演“丁嘴跑驴”在内的数个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