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义热度:37

词语大义拆分为汉字:

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大字字源来历,大字演变

1. 大 [dà]2. 大 [dài]3. 大 [tài]大 [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规模广,程度深,性……

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义字字源来历,义字演变

1. 义 [yì]义 [yì]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情谊:~气。恩~。~重如山。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指认为亲属的:~……

 

查询词语:大义

汉语拼音:dà yì

词语大义基本解释

1、正道;大道理。代表正义的道理。

2、夫妇之义。

3、要义;要旨。

词语大义在线造句

  1. 为人仁义,但在大义面前,可以或许放下小我私交。

  2. 妓女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倒是放弃原则,随时准备改换门庭。

  3. 大义到一家公司应聘,虽然他不懂该公司的产品,却因酒量大而被录取。

  4. 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

  5. 东南小丑还在叫嚣着要独立,枉顾廉耻和民族大义

  6. 也许他们以后都会有各自的归宿,也许不再有曾经的年少疯狂,但谁能抹灭曾经的那份深情大义呢?

  7. 印度尼西亚决定停止采伐,会减缓其棕榈油产业的发展,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地球的大义

  8. 这时陆大义听说儿子因厌倦考试而出走,他无心陪笑,喝醉了酒被送进医院。

  9. 公羊学是研究阐述《春秋》大义的一个学术流派。

  10. 是的,我的确把他带回家里,而且还对他晓以大义

  11. 在民族大义面前,它不顾自身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日本进行经济绝交;

  12. 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使整个军队向前进发,他们已经行进在意大义的平原上了。

  13. 主阿,求你按你的大仁大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

  14. “不要再说了,”拿破伦说道。“向意大义前进”!

  15. 后来我们又设法帮助那些被骗进洋人住宅区的人,对中国同胞晓以大义

  16. 咱们这种人,万万不可以贪小利而忘大义

  17. 感谢前往钓鱼台捍卫主权的台湾同胞,你们的民族大义,大陆同胞体会到了。

  18. 虞姬婵娟,忠贞爱而清泪涌,取大义而玉体寒。

  19. 班长深夜来到安家,以民族大义感动了安寨主,安决定自己护送过黄河。

  20. 大义而不争小利,这是为了表示战争的正义性。

  21. 首先是大义从子志的介子推母。

  22. 死生从乎大义

  23. 违背大义|违背良心。

  24. 如果枯潮没有被阻止,所有人都死路一条。这是我们必须去完成的大义,就在此时此刻。

  25. 他一边能守住民族大义,也能高吹民主的号角。

  26. 先秦儒家思想中“父子相隐”的伦理大义

  27. 从民族大义出发

  28. 本书的大义

  29. 他执法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地把儿子送入法庭。

词语大义百科解释:

“大义”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大义(山东省巨野县大义镇), 大义(词语解释), 大义(四川省自贡市牛佛区大义村), 大义(唐代高僧)。

引证详解

  1. 正道。

    ①《易·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②《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③《旧唐书·李晟传》:“晟亦同劳苦,每以大义奋激士心,卒无叛离者。”

    ④宋 陈亮《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上》:“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之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

    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⑥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状》:“余为史官时,盖与夫人子户部山西司主事袁公石寓讳枢周旋晨夕,故得闻袁母持家晓大义。”

    ⑦《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左丘明修传至此,称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

    ⑧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八:“你不该因私情而忘大义,你不该阻止她回家去看她那患病的母亲。”

  2. 夫妇之义,谓婚姻。

    ①汉 秦嘉 《赠妇诗》之二:“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②《玉台新咏·古诗》:“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③《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崔茂伯》:“少闻大人以我配君,不幸丧亡,大义不遂。”

  3. 要义;要旨。

    ①《东观汉记·班固传》:“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③唐 韩愈 《送牛堪序》:“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