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编繁体字:编字拼音:biān编字注音:ㄅㄧㄢ


编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xyna


五笔98版:xyna仓颉号码:vmisb编字结构:左右结构编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3127郑码查询:zwldgb2312码:B1E0Big5编码:BD73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F16首尾分解:纟扁部件分解:纟户冂卄


编造字法:形声;从纟、扁声编异体字:

笔顺编号:551451325122

笔顺读写:折折横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

词条已被关注:1653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编字象形文造型-编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iān


甲骨文编;

金文简;

石鼓文简;

小篆编;

小篆简;

汉简;

隶书

读音:biān

“编” 是古代用皮条和绳子来穿联简牍。《说文》 : “编,次简也。从糸, 扁声。 ” 甲骨文写作 “” , 左边是穿联好的简牍 “册” , 右边是丝绳 “糸” (读mì) ,正可说明编的字义,此时属形声兼会意字。小篆写作 “”,虽字符颠倒,但字义相同。隶书(汉简)随小篆结构写作 “” , 成为今文。

“简”指用于书写的竹片,也称“牒” 。《说文》: “简,牒也。从竹,简声。 ”金文写作“” 。 上边是竹, 下边是“外” 。 “外”本指占卜一个月内将发生的事情。 自然要写下来。 石鼓文、小篆写作“” , 是“从竹,间声” 的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编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编
中国大陆
台湾 编
台湾
韩国 编
韩国

编字甲骨文源流

编字甲骨文源流
编-J27921

编字六书源流

编字六书源流
编-L34716

编字说文字源

编字说文字源
编-S09758

编字字源字典

编字字源字典
编-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编字基本解释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

  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

  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

  4. 创作:~剧。~导。

  5. 捏造:~瞎话。

  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

编字笔顺


biān

撇折

撇折



横折




横折钩



编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糸( mì),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put in order]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weave;plait]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compile;write]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connect]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make up]。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cord]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book]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part of a book;book;volume]。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编字常用词组

  1. 编程序 biān chéng xù

    [coding;design programme]∶在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问题,人们根据自己对信息处理的要求,给电子计算机设计指令

  2. 编次 biān cì

    [arrangemet in a definite order] 编排次序

  3. 编导 biān dǎo

  4. 编导 biān dǎo

  5. 编订 biān dìng

    [compile and proof read] 编写校订

    编订《国际关系论文集》

  6. 编队 biān duì

  7. 编队 biān duì

  8. 编发 biān fā

    [edit and release] 编辑发布(稿件)

  9. 编号 biān hào

  10. 编号 biān hào

  11. 编户 biān hù

    [person written into household register] 指编入户口的平民

    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史记.货殖列传.序》

  12. 编辑 biān jí

  13. 编辑 biān jí

  14. 编辑部 biān jí bù

    [editorial department] 由编辑们和正副主任组成的处理稿件的业务部门

  15. 编简 biān jiǎn

    [historical records] [古]∶ 书籍,多指史册

  16. 编结 biān jié

    [plait;braid;weave] 编织

  17. 编剧 biān jù

  18. 编剧 biān jù

  19. 编列 biān liè

    [compile] 按次序排列

    他把性质类似的文章辑在一起,编列成书

  20. 编录 biān lù

    [extract and edit] 摘录并加以编辑

  21. 编码 biān mǎ

    [coding]

  22. 编目 biān mù

  23. 编目 biān mù

  24. 编内 biān nèi

    [establishment limits] 单位、人员和装备属于编制规定的范围

  25. 编年史 biān nián shǐ

    [chronicle;annal] 指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亦称年代史

  26. 编年体 biān nián tǐ

    [in the style of annals;in chronological order] 一种按时间顺序编排史实的史书体裁

  27. 编排 biān pái

    [set up;layout;arrange] 按一定的次序排列

    编排节目

  28. 编派 biān pài

    [fabricate one's defects]

  29. 编磬 biān qìng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组磬组成

  30. 编入 biān rù

    [arrange into] 编排进去

  31. 编审 biān shěn

  32. 编审 biān shěn

  33. 编外 biān wài

    [unestablished person] 组织机构人员定额之外的人

  34. 编伍 biān wǔ

    [among the people;popular] 指民间。古代编制户口,五家为伍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5. 编写 biān xiě

    [compile]∶编排书写

    编写教材

  36. 编修 biān xiū

  37. 编修 biān xiū

  38. 编选 biān xuǎn

    [select and edit] 编辑选定

    编选课本

  39. 编译 biān yì

    [translate and edit] 编写和翻译外文。也称翻译者

    最近编译任务繁重

  40. 编印 biān yìn

    [compile and print] 编纂出版

  41. 编余 biān yú

    [unestablished] 整编后多余的

    编余人员

  42. 编造 biān zào

    [compile;draw up]∶将资料组织排列起来

    编造表册

  43. 编者 biān zhě

    [editor]∶文稿的编纂人员

  44. 编者按 biān zhě àn

    [editorial note] 编者按语

  45. 编者按语 biān zhě àn yǔ

    [editor's note] 编辑人员为所编发的消息、文章等写的提示、说明、评论之类性质的文字

  46. 编织 biān zhī

    [weave;plait;braid] 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编织毛衣

  47. 编织品 biān zhī pǐn

    [knitting]∶人或机器所编织的产品

  48. 编制 biān zhì

  49. 编制 biān zhì

  50. 编钟 biān zhōng

    [serial bells] 中国古代祭祀、宴享用的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钟

  51. 编著 biān zhù

    [write;compile] 将现有的材料及自己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写成书或文章

  52. 编撰 biān zhuàn

    [compile] 编写(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

  53. 编缀 biān zhuì

    [weave] 编排组合已有的材料、文章等

    编缀成书

  54. 编组 biān zǔ

    [marshalling]∶[铁路]在编组场调度列车的各部分

  55. 编纂 biān zuǎn

    [compile] 编辑,撰述

    编纂词典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

  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

  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

  4. 创作:~剧。~导。

  5. 捏造:~瞎话。

  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

【廣韻】布懸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眠切,𠀤音邊。

【說文】次𥳑也。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前漢·儒林傳註】編,所以聯次𥳑也。

又首服也。

【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

【註】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又編鐘。

【周禮·春官·磬師】擊編鐘。

【註】編,讀爲編書之編。

又結也。

【楚辭·九章】編愁苦以爲膺。

又【字林】以繩次物曰編。又【玉篇】編,織也,連也。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韻會】補典切,𠀤音匾。編,綃也。又絞也。

又【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𠀤音辮。

【史記·西南夷傳】皆編髮,隨畜遷徙。

【前漢·終軍傳】殆將有解編髮,削左袵而蒙化者。

【註】編,讀辮。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緶,或作編。交枲也。 【博雅】編,絛也。

编字文言文解释

biān

①<名>古代用来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三绝。”【引】书或书的一部分。王安石《送石赓归宁》:“开~喜有得,一读瘳沉疴。”

②<动>按次序排列。《战国策•楚策一》:“臣入~席,出川陪乘。”

③<动>编联。《汉书•路温舒传》:“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用写书。”

④<动>编写。《韩非子•难三》:“法者,~著之图籍。”

⑤<动>编织编结。《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之以发,系之苇苕。”

⑥<动>编入户籍。《荀子•儒效》:“不用,则退~百姓而悫。” 【编贝】排列编串的贝壳,因洁白整齐,借喻牙齿之美。《韩诗外传》:“目如擗杏,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