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纠繁体字:纠字拼音:jiū纠字注音:ㄐㄧㄡ


纠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5五笔86版:xnhh


五笔98版:xnhh仓颉号码:vmvl纠字结构:左右结构纠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22100郑码查询:zzigb2312码:BEC0Big5编码:AAC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EA0首尾分解:纟丩部件分解:纟丩


纠造字法:形声;从纟、声纠异体字:丩糾

笔顺编号:55152

笔顺读写:折折横折竖

词条已被关注:1828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4

纠字象形文造型-纠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iū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

古陶文;

小篆丩;

小篆纠;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iū

“丩” 是 “纠” 和 “勾” 的初文。本义为混乱绞合在一起的丝索,互相缠绕。又像瓜蔓纠缠状,蔓须的勾状,也是 “勾” 字的原形。“丩”甲骨文写作 “”。 《说文》 : “丩, 相纠缭也。 一曰瓜瓠结丩起。”后加表示丝绳的 “糸” ,成 “糾” 字。《说文》 : “糾,绳三合也。从糸、丩。” 引申为纠缠,缠绕。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纠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纠
中国大陆
台湾 纠
台湾
韩国 纠
韩国

纠字六书源流

纠字六书源流
纠-L18284
纠字六书源流
纠-L18285

纠字说文字源

纠字说文字源
纠-S01633

纠字字源字典

纠字字源字典
纠-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纠字基本解释

  1. 缠绕:~缠。~纷。

  2. 矫正:~偏。~正。

  3. 集合(含贬义):~合。

纠字笔顺


jiū

撇折

撇折


竖提

纠字详细解释

〈动〉

  1. 缠绕 [wind]

    其笠伊纠。——《诗·周颂·良耜》

    何异纠纆。——《汉书·贾谊传》。注:“绞也。”

    青纶竞纠。——郭璞《江赋》

    纠思心以为纕兮。——《楚辞·悲风歌》。注:“戾也。”

    横厉纠纷。——《后汉书·刘琨传》。注:“乱貌。”

    福与祸如纠缠。——《鶡冠子》

  2. 又如:纠蓼(互相牵引);纠结(连结);纠纠(缠绕的样子);纠曲(纠结盘曲)

  3. 纠集;集结 [gather;collect]

    纠合宗族于成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收离糺散。——《后汉书·荀彧传》。注:“合也。”

    纠合俊杰披奸猖。——王安石《开元行》

  4. 又如:纠办(收集,备办);纠合(联络,联合);纠勒(聚集统率);纠会(会合);纠约(纠合约集)

  5. 矫正 [rectify]

    以纠邦国。——《周礼·大司马》。注:“犹正也。”

    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纠之以政。——《左传》

  6. 又如:纠劾(审查,弹劾);纠举(纠正举发);纠谬(纠正错误);纠绳(纠正惩处);纠错(纠正错误)

  7. 督察 [supervise]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凡宫之纠禁。——《周礼·小宰》

    贪利纠譑之名。——《荀子·富国》

  8. 又如:纠弹(纠察弹劾);纠案(检举监察);纠发(纠察举发);纠逖(督察惩治)

  9. 检举 [accuse]

    纠之以政。——《左传·昭公六年》。注:“举也。”

    恐见纠擿。——《明史》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纠拾(揭发检举);纠问(纠举问罪);纠发(举发);纠慝(惩处邪恶);纠驳(纠举驳正)

  11. 拧 [twist]。如:纠他的脸

纠字常用词组

  1. 纠察 jiū chá

  2. 纠察 jiū chá

  3. 纠缠 jiū chán

    [tangle]∶相互缠绕

    纠缠不清

  4. 纠纷 jiū fēn

    [dispute]∶争执不下的事情

    排解纠纷

  5. 纠葛 jiū gé

    [toil]∶紧紧深陷、纠缠或卷入似乎难以挣脱的困难

  6. 纠合 jiū hé

    [get together] 纠集;聚集;集合(多用于贬义)

    纠合党羽,图谋不轨

  7. 纠结 jiū jié

    [knot]∶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

    连字母,即两个或更多的字母纠结在一起而失去了原形的组合

  8. 纠集 jiū jí

    [get together] [贬]∶集合,联合

    他纠集了一般乌合之众

  9. 纠偏 jiū piān

    [rectify a deviation] 改正偏向或偏差

  10. 纠正 jiū zhèng

    [rectify] 指改正错误、不公正或对标准的偏离

    纠正错误

  11. 纠众 jiū zhòng

    [muster] 聚众,纠集多人或其他势力

    纠众捣乱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1. 缠绕:~缠。~纷。

  2. 矫正:~偏。~正。

  3. 集合(含贬义):~合。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𠀤音朻。

【說文】繩三合也。

【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

【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

【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糾,謂發舉其愆過。

【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

【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

【釋文】糾,察也。又【小宰】凡宮之糾禁。

【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

【傳】猶繚繚也。

【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

【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

【註】糾,合也。又【玉篇】告也。

【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詩·陳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義同。

又【韻補】叶居由切,結也。

【嵆康·琴賦】瀄汨澎湃,䖤蟺相糾。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斗作紏,非。○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纠字文言文解释

jiū

①<动>用三股线拧成绳子。《说文解字》:“~,绳三合也。”

②<动>纠合;集聚。《后汉书•臧洪传》:“~合义兵,并赴国难。”

③<动>绞;缠绕。《九章•悲回风》:“~思心以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④<动>督察;约束。《左传•昭公六年》:“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

⑤<动>纠正。《荀子•王制》:“严刑罚以~之。”

⑥<动>检举。《后汉书•桓潭传》:“今可令诸商贾自相~告。”

⑦<形>曲折。何逊《渡连圻》:“洑流自洄~,激濑似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