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迟”是动作缓慢。慢慢地行。引申迟钝。《说文》: “迟,徐行也。” 因“迟”指慢行,所以甲骨文中有一“彳”字符(彳读chì,是 “行”的省文。作为部首表示行动、走)。另一边是“尼”字( “尼”是亲昵的“昵”的初文。是两个人臀部相摩的形状。亲昵自然是缓慢缠绵的动作),与“彳”组合起来,恰可表示 “动作缓慢” 。金文和 “说文籀文”将甲骨文的 “彳”写作“辵” (读chuò ,是“彳”字下面加一表示脚和走的“趾”。后俗称 “走之” ),而将甲骨文的 “尼”字写成“辟”字,即受了刑的奴隶形(详见“辟”释)。受了刑的奴隶行动自然迟缓。字义与甲骨文不矛盾。小篆有两个写法: 一、将金文的“辟”写成“犀” 。“犀”是“犀牛” ,但从字形讲是人身后尾随着牛,行动自然不快; 二、将“辟”字的“辛”省笔作“二” ,属古简化字。隶书(汉《礼器碑》、晋《辟雍碑》 )分别写作“” 、 “
”。今简化字统一写作“迟”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酉集下】【辵字部】
见“迟”。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𨻰尼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墀。
【說文】徐行也。
【廣韻】久也,緩也。
【詩·衞風】行道遲遲。
【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
【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
【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
【詩·𨻰風】可以棲遲。
又姓。
【書·盤庚】遲任有言。
【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稚。
【廣韻】待也。
【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
【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
【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
【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
【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
【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
【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
【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
【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𨒈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