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刀繁体字:刀字拼音:dāo刀字注音:ㄉㄠ


刀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2五笔86版:vnt


五笔98版:vnt仓颉号码:sh刀字结构:单一结构刀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17220郑码查询:ydgb2312码:B5B6Big5编码:A44D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200首尾分解:乙丿部件分解:刀


刀造字法:象形刀异体字:刁刂釖𠚣

笔顺编号:53

笔顺读写:折撇

词条已被关注:5249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刀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3085合22474子組

甲3092合20349亞組

甲3164合22204𠂤組

前8.13.2合21623子組

粹1184

粹1185合33036歷組

粹1186合33035歷組

粹1188合33032歷組

掇1.46.3

存下804合33037歷組

明藏617

子刀父辛方鼎商代晚期集成1882

子刀簋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3079

甲3085(甲)

甲3092(甲)

子刀父辛方鼎(金)
商代晚期

子父癸鼎(金)
商代晚期

刀爵(金)
商代晚期

子刀簋(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包2.144(楚)

說文‧刀部

睡.日甲26背(隸)

一號墓竹簡234(隸)
西漢

居延簡甲509(隸)
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
東漢

楷書

刀字象形文造型-刀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dāo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说文籀文;

秦简;

小篆刀;

小篆刃;

小篆锷;

汉简;

隶书

读音:dāo

“刀”是用于切、割、砍、削器具的总名,也是兵器。《说文》: “刀,兵也。象形。”引申指所有形状象刀的器物,如古钱刀币等。图中所示为商代后期的出土刀具。 “刀”字甲骨文写作“” , 金文写作“” , 小篆写作“” , 都是古代早期的刀形。后随着刀形的丰富变化, 原字形已不能准确表现实物形状,遂走向符号化。“刃”是刀锋。甲、金文及小篆均在刀刃处加一画, 指出此处是刃。隶书( 《汉简》、 《秦简》等)分别写作“” 。从而成为今文。

“㓵”指刀和剑的锋刃。今作“锷” 。 《说文》: “㓵, 刀剑刃也。 ” 。“说文籀文”写作“” , 上边是表示切刻的“㓞” , 下边是声符“各” , 与“㓞”组合成“从㓞, 各声” 的形声字。 小篆写作“” , 形符是“刀” , 声符是“咢” ,同属形声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离骚》 (局部)

刀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刀
中国大陆
台湾 刀
台湾
香港 刀
香港
日本 刀
日本
韩国 刀
韩国
旧字形 刀
旧字形

刀字甲骨文源流

刀字甲骨文源流
刀-J10696
刀字甲骨文源流
刀-J10697
刀字甲骨文源流
刀-J10698

刀字六书源流

刀字六书源流
刀-L32136
刀字六书源流
刀-L32137
刀字六书源流
刀-L07544
刀字六书源流
刀-L07545
刀字六书源流
刀-L07546

刀字说文字源

刀字说文字源
刀-S03141

刀字字源字典

刀字字源字典
刀-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刀字基本解释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4. 姓。

刀字笔顺


dāo

横折钩

刀字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knife]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knife money],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boat]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量〉

  1.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如:我买了两刀

刀字常用词组

  1.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

  2. 刀背 dāo bèi

    [the back of a knife blade] 刀上没有刃的一边

  3. 刀笔 dāo bǐ

    [writing of indictments;pettifoggery]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4. 刀笔吏 dāo bǐ lì

    [pettifogger petty officials who draw up appeals,indictments ets.]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5. 刀币 dāo bì

    [knife money] 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国的刀形铜币,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也叫刀布

  6. 刀兵 dāo bīng

    [weapons;arms]∶武器

    动刀兵

  7. 刀叉 dāo chā

    [knife and fork] 吃西餐用的刀和叉

  8. 刀刀见血 dāo dāo jiàn xiě

    [speak sharply] 比喻说话厉害

    口尖舌利,刀刀见血,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古立高《隆冬》

  9. 刀法 dāo fǎ

    [artistry of wielding the knife] 刻印、烹饪或练武术过程中用刀的技法

  10. 刀锋 dāo fēng

    [the edge of knife] 刀刃

  11. 刀耕火种 dāo gēng huǒ zhòng

    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12. 刀工 dāo gōng

    [the skill of cutting up vegetables and meat] 切菜的技术

  13. 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14. 刀具 dāo jù

    [cutting tool] 切削工具的统称

  15. 刀锯 dāo jù

    [ancient implements of punishment;the sword and the saw] 古代刑具。亦指刑罚

    中刑用刀锯。--《汉书.刑法志》

  16. 刀口 dāo kǒu

    [edge of knife]∶刀上用来切削的锋利的一边

  17. 刀片 dāo piàn

    [blade]∶装在机器上用来切削的片状零件

  18. 刀枪 dāo qiāng

    [sword and spear]∶刀剑和刺枪

  19. 刀枪不入 dāo qiāng bù rù

    [neither swords nor spears can penetrate;a rigid way of thinking] 原义是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20. 刀鞘 dāo qiào

    [sheath] 装刀用的套,通常用皮革或金属制作

  21. 刀切 dāo qiē

    [cut]∶用刀切割

  22. 刀刃 dāo rèn

    [edge of knife] [口]∶刀口儿

  23. 刀山剑林 dāo shān jiàn lín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比喻险恶的境地

    为了革命,就是刀山剑林,他也敢去

  24. 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25. 刀伤 dāo shāng

    [knife wound] 刀所砍的伤

  26. 刀削面 dāo xiāo miàn

    [planed noodles] 用快刀快速从生面团上削下的面片做成的面食

  27. 刀子 dāo zi

    [small knife]∶小刀,小的刀

  28. 刀子嘴 dāo zi zuǐ

    [a sharp tongue;speak sarcastically and bitterly] 形容人说话尖刻

  29. 刀俎 dāo zǔ

    [butcher's knife and chopping block] 刀和砧板,原为宰割的工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4. 姓。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

【說文】兵也。象形。

【徐曰】象刀背與刃也。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

【玉篇】所以割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又錢名。

【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

【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

【前漢·食貨志】利於刀。

【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朱註】小船曰刀。

【正韻】小船形如刀。

说文解字

【都牢切】-【卷四】

【原文】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兵也。
刀者、兵之一也。衞風假借爲

刀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刀字文言文解释

dāo

①<名>古代兵器。《琵琶行》:“铁骑突出~枪鸣。”《大铁椎传》:“一贼提~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

②<名>泛指切割斩削的利器。《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割也。”《狼》:“屠暴起,以~劈狼首,又数~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