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盩繁体字:盩字拼音:zhōu,chóu盩字注音:ㄓㄡ


盩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2笔画总数:17五笔86版:fufl


五笔98版:fufl仓颉号码:gkbt盩字结构:上下结构盩字五行:


四角号码:48102郑码查询:bumlgb2312码:noneBig5编码:ED79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6E9首尾分解:幸皿部件分解:土丷干攵皿


盩造字法: 盩异体字:𧗑𥂱

笔顺编号:12143112313425221

笔顺读写:横竖横捺撇横横竖撇横撇捺竖折竖竖横

词条已被关注:240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4

盩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旅鼎西周早期集成2728

盩𤔲土幽卣西周早期集成5344

盩𤔲土幽且辛尊西周早期集成5917

史頌簋西周晚期集成4229

史頌簋西周晚期集成4229

㝬簋西周晚期集成4317

盩𤔲土幽卣(金)
西周早期

史頌簋(金)
西周晚期

㝬簋(金)
西周晚期

說文‧㚔部

盩厔鼎(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盩字象形文造型-盩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hōu


金文;

石鼓文;

小篆

读音:zhōu

“盩”字《说文》释为: “引击也。 从㚔(读niè)、 攴(读pū), 见血也。 ” 金文、 石鼓文写作 “” 。 从字形结构看, 左上方的 “幸” 是手铐,表示管制罪人和奴隶; 右上方的 “攴” 是手持工具或武器作击打状; 下边的 “皿” 是器皿,既表示器物也表示生产器皿,如制陶等。因此可以理解“盩”是强力驱使奴隶或罪人为其劳作。 小篆写作“” , 将“皿”加一点成“血”字,武力强制劳动打伤劳工的事是很普遍的现象。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盩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盩
中国大陆
台湾 盩
台湾
香港 盩
香港
韩国 盩
韩国
旧字形 盩
旧字形

盩字金文源流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3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4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5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6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7
盩字金文源流
盩-B15188

盩字六书源流

盩字六书源流
盩-L35846

盩字说文字源

盩字说文字源
盩-S07520

盩字字源字典

盩字字源字典
盩-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盩字基本解释

1. 盩 [zhōu]2. 盩 [chóu]

盩 [zhōu]
  1. 〔~厔(zhì)〕县名,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周至。

盩 [chóu]
  1. 〔诸~〕中国周先公名。

盩字笔顺


zhōu

盩字详细解释

1. 盩 [zhōu]

盩 [zhōu]

〈形〉

  1. 山或水盘曲貌。 [bent]。如:盩厔(山水盘曲的样子)

  2. 乖;悖 [perrerse;eccentric]。如:盩戾(乖戾,悖谬);盩电(乖戾暴躁)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字部】

1. 盩 [zhōu]2. 盩 [chóu]

盩 [zhōu]
  1. 〔~厔(zhì)〕县名,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周至。

盩 [chóu]
  1. 〔诸~〕中国周先公名。

【唐韻】【集韻】【韻會】𠀤張流切,音輈。

【說文】引擊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盩厔縣,今屬陝西西安府。

【正字通】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名縣。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

【詩傳】諸盩,太王古公父名。

又【集韻】𨻰留切,胄平聲。義同。

又【字彙補】古抽字。

【呂氏春秋】涉血盩肝以求之。 【說文】本作𥂱,从㚔攴,見血也。

【字彙】誤載皿部。又譌作𥂕,分二音二義,𠀤非。

【字彙補】譌作𥂲,尤非。

说文解字

【張流切】-【卷十】

【原文】引擊也。从幸、攴,見血也。扶風有盩厔縣。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引擊也。
引而擊之也。
从{大丷丅[上下]}攴見血也。
會意。張流切。三部。今隷作盩。
扶風有盩庢縣。
說者曰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卽周旋折旋字之假借也大今陝西西安府盩庢縣東三十裏地名終南鎮元和郡縣志終南縣城卽漢盩庢故城也庢俗作厔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