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克繁体字:克字拼音:kè克字注音:ㄎㄜˋ


克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7五笔86版:dqb


五笔98版:dqb仓颉号码:jrhu克字结构:上中下结构克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40212郑码查询:edjrgb2312码:BFCBBig5编码:A74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14B首尾分解:古儿部件分解:十口儿


克造字法:象形克异体字:剋尅𠅏𡱀㐔𠅡𠧹𠧳

笔顺编号:1225135

笔顺读写:横竖竖折横撇折

词条已被关注:1228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4

克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427合27796何組

甲1249合31219何組

甲2002合26927何組

甲2342合21254𠂤組

甲2902合20576組

乙2525合1779賓組

乙139合19983𠂤組

乙8119合19189

乙8892合22405子組

鐵74.3合24878

拾15.5合3269

前3.27.2合16247賓組

京津2749合19187

掇2.164合20508𠂤歷間

存下470合6569賓組

掇2.468合19779𠂤組

乙90合21510

乙190合20572𠂤組

前8.5.5合21526子組

前8.9.2合22453午組

後2.11.7合19518

鄴初下.41.6合6546

乙8464合1869

存下23合859賓組

掇1.278

佚158合8952

庫374

河591

前6.20.3合4421賓組

前6.20.3合4421賓組

後2.13.5合27979無名組

菁11.15合17930

菁11.22

佚443合22399子組

掇1.120合4419

師友2.111

乃子克鼎西周早期集成2712

令鼎西周早期集成2803

利簋西周早期集成4131

大保簋西周早期集成4140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沈子它簋蓋西周早期集成4330

叔䟒父卣西周早期集成5428

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

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

師旂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809

師望鼎西周中期集成2812

師𩛥鼎西周中期集成2830

伯歸夆簋西周中期集成4331

丼人𡚬鐘西周晚期集成109

克鎛西周晚期集成209

小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798

禹鼎西周晚期集成2833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德克簋西周晚期集成3986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80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81

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

善夫克盨西周晚期集成4465

師克盨蓋西周晚期集成4468

秦公鎛春秋早期集成269

曾伯雨木二簠春秋早期集成4631

兒山公克敦春秋晚期集成4641

者尸鎛戰國早期集成121

陳侯因敦戰國中期集成4649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甲427(甲)

甲1249(甲)

掇2.468(甲)

拾15.5(甲)

乙90(甲)

利簋(金)
西周早期

𣄰尊(金)
西周早期

伯歸夆簋(金)
西周中期

曾伯雨木二簠(金)
春秋早期

兒山公克敦(金)
春秋晚期

者尸鎛(金)
戰國早期

陳侯因敦(金)
戰國中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曾45(楚)

郭.緇.19(楚)

郭.老乙.2(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克部

老子乙前42上(隸)
西漢

春秋事語3(隸)
西漢

熹.論語.顏淵(隸)
東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魏王基殘碑(隸)
曹魏

楷書

克字象形文造型-克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kè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说文古文1;

说文古文2;

小篆;

隶书

读音:kè

“克” 字的形、义诸学者认识极不统一。归纳起来有六种: 一、肩负物; 二、刻木形,此依据是《说文》称: “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 三、皮铲形; 四、鼓槌形,此依据是观物象形; 五、象井中汲水之工具 “录” 形, 此依据是 “说文古文” 写作 “” , 与 “录” 字相似;六、笔者意见,当是皮铲形,《说文》称 “肩也” 。是操作皮铲剥兽皮时,为便于用力,将铲柄抵于肩头。所谓 “刻木之形” 也是木工用铲挖刻木料的铲形工具。此字与制革的 “革” 对应,可悟其中道理。而 “说文古文” 作 “” 或可视为皮铲剔下碎屑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克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克
中国大陆
台湾 克
台湾
香港 克
香港
日本 克
日本
韩国 克
韩国
旧字形 克
旧字形

克字字源字典

克字字源字典
克-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克字基本解释

  1. 能够:~勤~俭。

  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

  4. 严格限定:~日。~期。~扣。

  5. 消化:~食。

  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克字笔顺






横折



竖弯钩

克字详细解释

〈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

克字常用词组

  1. 克敌制胜 kè dí zhì shèng

    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2. 克丁克卯 kè dīng kè mǎo

    [carefully] [口] ∶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当个铁面无私,克丁克卯的检查员。--刘心武《醒来吧!弟弟》

  3. 克分子 kè fèn zǐ

    [gram molecule] 以克计的化合物或元素的重量,其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化合物或元素的分子量

  4. 克服 kè fú

    [recover]∶收复

    克服中原

  5. 克复 kè fù

    [resume]∶能够恢复

    克复旧物

  6. 克格勃 kè gé bó

    [KGB(the Soviet State Security Commitee)] 原苏联间谍机构,也指这个机构的间谍人员

  7. 克己 kè jǐ

  8. 克己 kè jǐ

  9.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10. 克减 kè jiǎn

    [cut down] 克扣,减少

    克减工钱

  11. 克扣 kè kòu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 非法扣减应该发给别人的财物

    克扣军饷

  12. 克拉 kè lā

    [carat] 宝石(如钻石和珍珠)的重量单位;国际上1克拉相当于200毫克--符号c,亦称国际克拉(international carat)、公制克拉

  13. 克里姆林宫 kè lǐ mǔ lín gōng

    [Kremlin] 俄罗斯中央政府所在地

  14. 克-厘米

  15. 克期 kè qī

    [on a set date;at the appointed time] 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克期完成

  16. 克山病 kè shān bìng

    [Chronic Keshan disease] 中国地方病。最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症状是恶心、吐黄水、胸部胀闷、四肢冷、血压低、有时呼吸困难、下肢浮肿

  17. 克什米尔 kè shí mǐ ěr

    [Kashmir] 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77%信伊斯兰教,20%信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徒和佛教徒

  18. 克丝钳,克丝钳子

  19. 克谐 kè xié

    [be able to succeed] 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有圆满、顺利的意思

    克谐。--《资治通鉴》

  20. 克星 kè xīng

    [a person who always bars another person from success;an unbeatable rival] 能给人带来不幸的人或物;专门克制某种对象的东西

    癌症的克星

  21. 克制 kè zhì

    [bridle;check;restrain;control] 控制;抑制

    克制感情

康熙字典

【子集下】【儿字部】

  1. 能够:~勤~俭。

  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

  4. 严格限定:~日。~期。~扣。

  5. 消化:~食。

  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古文〕𠧳𡱀𠅔𠅡𠧻【廣韻】苦得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得切,𠀤音刻。

【說文】肩也。

【徐曰】肩,任也。任者,又負荷之名也。能勝此物謂之克也。

【易·大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又【玉篇】勝也。

【書·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又【爾雅·釋言】克,能也。

【書·康誥】克明峻德。又【揚子·法言】勝己之私謂之克。

【論語】克已復禮爲仁。又【春秋·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

【公羊傳】克之者何,殺之也。又【左傳·莊十一年】得儁曰克。又忌刻。

【韻會】勝心也。

【左傳·僖九年】不忌不克。

【集韻】通作剋。

说文解字

【苦得切】-【卷七】

【原文】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凡克之屬皆从克。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徐鍇曰:“肩,任也。負何之名也。與人肩膊之義通,能勝此物謂之克。”

克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克字文言文解释

①<动>能;能够。《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终者盖寡。”

②<动>完成;成功。《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

③<动>攻克;战胜。《殽之战》:“攻之不~,围之不继。”

④<动>克制;约束。《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己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