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善” 是美好,友善。《说文》: “善,吉也。” 甲骨文、金文1写作“、
” , 都是羊头的形状。 甲骨文3、金文2写作“
、
” , 突出表现羊的眼睛。羊的眼神在动物中温顺平和,羊又是美味,用羊比喻善义十分恰当。金文5和小篆在 “羊” 下加 “言” (或 “誩” ,对言)字,表示语言友善。 隶书以直笔方折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 写作 “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形〉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lucky]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好;美好 [good]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善言(美言;说好话);善处(好办法);善马(良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资质甚佳,才品出众)
善良;好心 [good;nice]
供养三德为善。——《左传·昭公十二年》
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恶之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犹“善罢干休”;顺顺当当);善觑(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样(模样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顺(善良和顺)
慈善 [philanthropic]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韩愈《原毁》
又如:善事;善举;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称虔诚信仰佛教的人);善胜(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语。指人所以能为善的根性);善堂(旧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表示应诺。对,好 [all right]
王曰:“善!”——《战国策·齐策》
先主:“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慎重 [cautious;careful;prudent]。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败(事情失败后的妥善措施)
高明,工巧 [skillful]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
吹籁工为善声。——《论衡·逢遇》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familiar]
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传》
又如:善便(善变。不费力,轻易);善查(好对付的人。又作“善荐八”)
〈动〉
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be good at]
善戏谑兮。——《诗·卫风·淇奥》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史记·刺客列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通“缮”。修治 [repair]
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故有善迩而远至。——《易·略例》。注:“善,修治也。”
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敛自己的才华)
羡慕 [admire]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喜爱 [like]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认为好 [consider as good]
[常]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华阳国志》
赞许 [praise]
使孔子欲表善 颜渊。—— 王充《论衡》
又如:善善(赞扬人家的优点、美德);善颂善祷(赞美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善善从长(本是称道别人的善德渊源流长。后转为赞扬人家向善弃恶、舍短取长)
友好,亲善 [friendly]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善气迎人
〈名〉
好人;好事;好处 [good (fine) person;good deed;advantage]
存抚良善。——宋· 沈括《梦溪笔谈》
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姓
〈副〉
好好地 [in perfectly good condition]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燕策》
多;常;易 [numerous;frequently;easy]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又如:善变;善疑;善怀(多所怀思)
善罢甘休 shàn bà gān xiū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善报 shàn bào
[good retribution] 迷信的人指做好事后得到好报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本 shàn běn
[rare edition] 指精刻、精印、精抄、精校的难得的古书,珍贵的手稿、孤本,罕见的文献等
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善辩 shàn biàn
[glib] 善于说辞
能言善辩
善才 shàn cái
[skilled hand] 唐代用来称呼弹琵琶的艺人或乐师。意为能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善处 shàn chǔ
[deal with properly;conduct oneself well;deal discreetly with]∶妥当、周到地解决处理(问题)
善刀而藏 shàn dāo ér cáng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善感 shàn gǎn
[sentimental] 容易引起感触的
想以这种令人怜悯的计策来安慰您善感的良心
善后 shàn hòu
[deal with problems arising from an accident, etc.;redress;make good what comes after] 灾变丧乱后,妥善地料理遗留的问题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子.作战》
善举 shàn jǔ
[philanthropic act or project] 慈善的行为或事情
共襄善举
善良 shàn liáng
[kindhearted;be good and honest] 纯真温厚,没有恶意
心地善良
善门 shàn mén
[charitable family] 旧时指同情穷苦人、家风好的人家
世称善门
善门难开 shàn mén nán kāi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善男信女 shàn nán xìn nǚ
佛教用语。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善人 shàn rén
[common people]∶指普通百姓
善善恶恶 shàn shàn wù è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善始善终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善事 shàn shì
[charitable deeds]∶慈善的事;好事情
吉祥善事
善忘 shàn wàng
[forgetful;have short memories] 健忘
善心 shàn xīn
[benevolence;natural;kindness;mercy] 好心;善良的心意
大发善心
善行 shàn xíng
[benefaction]∶慷慨的捐献
善意 shàn yì
[goodwill]∶好意
出于善意
善有善报 shàn yǒu shàn bào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善于 shàn yú
[be good at]∶在某方面具有特长
他善于左手横握球拍
善哉 shàn zāi
[fine]赞美之词。即好啊
善战 shàn zhàn
[be good at fighting] 善于作战
骁勇善战
善终 shàn zhōng
[wind up sth. properly]∶把好最后一关,把事情做好
善始善终
【丑集上】【口字部】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古文〕譱𦎍𠾄𧮟【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
【常衍切】-【卷三】
【原文】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口部曰。吉、譱也。
我部曰。義與善同意。羊部曰。美與善同意。按羊、祥也。故此三字從羊。常衍切。十四部。
據此則譱爲古文可知矣。此亦上部之例。先古後篆也。譱字今惟見於周禮。他皆作善。
①<形>好;善良。《〈论语〉六则》:“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论语〉十则》:“愿无伐~,无施劳。”《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听,大~;不听,可使击之。”【又】<动>具有杰出的(惊人的)成就。《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又】<形意动>认为……好。《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之。”
②<动>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陌上桑》:“罗敷~蚕桑,采桑城南隅。”
③<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乃下令。”
④<名>好的行为;长处。《墨池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虽一能为以废,而因为及其迹邪?”《原毁》:“一~易能也。”
⑤<动>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
⑥<动>善于;擅长。《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假于物也。”《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射。”
⑦<副>好好地。《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见臣。”
⑧<形>熟悉。《林黛玉进贾府》:“我看着面~,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⑨<动>通“缮”。修治;整理。《庖丁解牛》:“~刀而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