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刻繁体字:刻字拼音:kè刻字注音:ㄎㄜˋ


刻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8五笔86版:yntj


五笔98版:yntj仓颉号码:yoln刻字结构:左右结构刻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02800郑码查询:szokgb2312码:BFCCBig5编码:A8E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23B首尾分解:亥刂部件分解:亥刂


刻造字法:形声;从刂、亥声刻异体字:

笔顺编号:41533422

笔顺读写:捺横折撇撇捺竖竖

词条已被关注:4993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刻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刀部

泰山刻石(篆)

兩詔楕量(篆)

睡.為19(隸)

駘蕩宮高鐙(隸)
西漢

相馬經2下(隸)
西漢

西陲簡39.3(隸)
西漢

三公山碑(隸)
東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楷書

刻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刻
中国大陆
台湾 刻
台湾
香港 刻
香港
日本 刻
日本
韩国 刻
韩国
旧字形 刻
旧字形

刻字六书源流

刻字六书源流
刻-L38200
刻字六书源流
刻-L38201
刻字六书源流
刻-L38202
刻字六书源流
刻-L38203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06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07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08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09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10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11
刻字六书源流
刻-L27912

刻字说文字源

刻字说文字源
刻-S03168

刻字字源字典

刻字字源字典
刻-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刻字基本解释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

  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

  5. 不厚道:~毒。~薄。尖~。苛~。

  6. 同“克”。

刻字笔顺





撇折





竖钩

刻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 同本义 [engrave]

    刻,镂也。——《说文》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尔雅·释器》

    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 刻桓宫桷。

  4.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用胶泥刻字,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是日观道中石刻,其远方刻尽漫失。——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刻图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质器物上雕刻);刻饰(雕刻装饰);刻铭(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刻划(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纹)

  6. 绘画;修饰 [draw;adorn]

    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 西子也?——《世说新语·轻诋》

  7. 又如:刻句(推敲锻炼词句);刻桷(有绘饰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饰琢磨章句);刻励(琢磨推敲)

  8. 划,割 [cut]。如:刻蜡板;刻截(割断);刻漆(割漆)

  9. 严格要求 [rigorously demand]。如:刻己(严格要求自己);刻求(严格要求);刻责(严格要求);刻绳(限制要求)

  10. 限定 [restrict]

    指日刻期,应时有验。——《白石神君碑》

  11. 又如:刻纳(限期归还)

  12. 伤害 [damage;prejudice]

    山坐金,反自刻。——刘安《淮南子》

  13.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残害);刻贼(伤害;残害);刻烂(毁伤溃烂)

  14. 铭记 [engrave on one's mind]

    刻骨攫新句。——刘得仁《陈情上知己》

  15. 又如:刻骨镂心(喻永志不忘。多用表达感激之情);刻心(谓铭记于心)

〈名〉

  1. 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quarter of an hour]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六点一刻

〈形〉

  1. 刻薄;苛刻 [unkind;sarcastic]

    性刻害,好发人阴私。——《汉书·杨恽传》

    诜居官颇刻敛。——《唐书·孟诜传》

  2. 又如:刻峭(苛刻;严酷);刻碎(苛刻繁琐);刻诛(严酷的刑罚);刻酷(苛刻;严酷)

  3. 急迫 [urgent;pressing]。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现有);刻不待时(时间紧迫)

  4. 刻苦 [assiduous]。如:刻励(刻苦勤勉);刻厉(刻苦自励)

刻字常用词组

  1. 刻板 kè bǎn

    [cut block for printing]∶印刷用的雕刻底板

    刻板印刷

  2. 刻本 kè běn

    [block-printed edition] 刻版印刷的书籍版本

  3. 刻薄 kè bó

    [cutting;harsh;caustic;mean;acrimony]∶待人处事挑剔、无情

    那个人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

  4. 刻不容缓 kè bù róng huǎn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5. 刻毒 kè dú

    [spiteful;venomous;malignant] 刻薄狠毒

    老太太还有许多刻毒的话没说

  6. 刻度 kè dù

    [graduation]∶量具和仪表等上所刻或画的表示量值大小的记号和这些记号的总称

  7. 刻骨 kè gǔ

    [ingrained;deep-rooted;deep-seated] 形容永难忘记

    刻骨仇恨

  8. 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9. 刻画 kè huà

    [carving and painting]∶雕刻和绘画

    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郭沫若《游西安》

  10. 刻记 kè jì

    [engrave on one's mind;keep firmly in mind]∶牢牢记住

    刻记在心

  11. 刻苦 kè kǔ

    [assiduous;hard-working;strenuous]∶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刻苦学习

  12. 刻漏 kè lòu

    [water clock] 漏壶,一种古代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一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从壶中水滴漏而显示箭上的度数而知其时刻

  13. 刻镂 kè lòu

    [carve]∶雕刻

    门窗刻镂精致

  14. 刻期 kè qī

    [on a set date] 克期,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15. 刻丝 kè sī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同缂丝。用彩色丝线织成图案的丝织品

  16. 刻线 kè xiàn

    [scribe] 用尖的器具(如划线器或圆规)在木头、金属或砖块上刻线条

  17. 刻写 kè xiě

    [cut]∶用铁笔在蜡纸上写字制板

    一共刻写了十张蜡纸

  18. 刻意 kè yì

    [control one's desire]∶克制欲望

    刻意,则行不肆

  19. 刻印 kè yìn

    [cut and mimeograph]∶刻写和油印

    刻印宣传品

  20.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21. 刻字 kè zì

    [carve (或engrave) characters on a seal] 用小刀在木、石等上雕刻出文字

    刻字社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

  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

  5. 不厚道:~毒。~薄。尖~。苛~。

  6. 同“克”。

〔古文〕𠞫【唐韻】苦得切【集韻】【韻會】乞得切,𠀤音克。

【說文】鏤也。从刀,亥聲。一曰痛也。

【玉篇】割也。又【廣韻】剝也。又【韻會】刻薄,慘覈也。又【爾雅·釋器】木謂之刻。又【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𠋫日晷爲刻,故因謂晷度曰刻。又害也。

【書·微子】我舊云刻子。

【註】我前日所言,適以害子。又【爾雅·釋獸】豕,其跡刻。

【疏】其跡名刻。

说文解字

【苦得切】-【卷四】

【原文】鏤也。从刀亥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鏤也。
金部曰。鏤、剛鐵可以刻鏤也。釋器曰。金謂之鏤。木謂之刻。此析言之。統言則刻亦鏤也。引伸爲刻覈、刻薄之刻。
从刀。亥聲。
苦得切。一部。
古文刻。
各本無。此依玉篇増。各本則下有古文作?。篇、韵皆不載。汗簡載之。云說文續添。則古本所無可知矣。葢古文刻之譌而誤系也。

刻字文言文解释

①<动>刊刻;雕刻。《核舟记》:“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②<名>刻在木、骨、石、玉等上面的字画等。《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尽漫失。”

③<动>刻画;表现。《马伶传》:“引商~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④<名>时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十四多分钟。【引】<名>短暂的时间。《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不适耳目之观。”

【刻日】限定日期。

【刻深】⒈严酷;苛刻。⒉指文字古奥峭拔。

【刻削】⒈雕刻。⒉剥夺;侵害。⒊生活俭约。

【刻意】⒈克制意欲。⒉专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