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縐繁体字:縐字拼音:zhòu縐字注音:


縐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xqbt


五笔98版:xqbt仓颉号码:vfpuu縐字结构:左右结构縐字五行:


四角号码:27927郑码查询:zrrzgb2312码:E7A7Big5编码:BFA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E1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縐造字法:形声;从纟、刍声縐异体字:

笔顺编号:5544443552335523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941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縐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糸部

楷書

縐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縐
中国大陆
台湾 縐
台湾
香港 縐
香港
日本 縐
日本
韩国 縐
韩国
旧字形 縐
旧字形

縐字说文字源

縐字说文字源
縐-S09807

縐字字源字典

縐字字源字典
縐-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縐字基本解释

  1. 见“绉”。

縐字笔顺


zhòu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1. 见“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救切,音皺。

【說文】絺之細者。一曰蹴也。

【玉篇】縐,布也,纖也。亦作𥿲。

【詩·鄘風】蒙彼縐絺。

【傳】絺之靡者爲縐。

【疏】絺者,以葛爲之。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

【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

【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側六切,音縬。義𠀤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惡絹也。

说文解字

【側救切】-【卷十三】

【原文】絺之細也。《詩》曰:“蒙彼縐絺。”一曰蹴也。从糸芻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絺之細者也。
者字依御覽補。
詩曰。蒙彼縐絺。
庸風君子偕老文。傳曰。蒙、覆也。絺之靡者爲縐。按靡謂紋細皃。如水紋之靡靡也。米部曰。䊳、碎也。凡言靡麗者皆取䊳義。謂其極細。此毛說與鄭說之不同也。
一曰戚也。
戚各本作蹴。蹴者、躡也。非其義。葢本作戚。俗作蹙。又改爲蹴耳。今正。鄭箋云。縐絺、絺之蹙蹙者。此鄭說之異毛也。戚戚者、如今皺紗然。上文云。緛、衣戚也。子虛賦。襞積褰縐。張揖注云。縐、戚也。
从糸。芻聲。
側救切。四部。